奉和仲通秋宴

参差天仗拂云台,雉尾分行剑佩来。
万寿称觞臣节罄,九韶张乐帝颜开。
班趋玉佩花相斗,舞入文茵雪屡回。
疏贱恭承湛露赐,惭无辞藻咏康哉。

作品评述

《奉和仲通秋宴》是宋代韩维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秋宴的盛况和欢乐氛围,表达了作者对宴会的赞美和对康乐生活的向往。

诗词的中文译文:
参差天仗拂云台,
雉尾分行剑佩来。
万寿称觞臣节罄,
九韶张乐帝颜开。
班趋玉佩花相斗,
舞入文茵雪屡回。
疏贱恭承湛露赐,
惭无辞藻咏康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奉和的方式,描述了一场秋宴的盛况。首句“参差天仗拂云台”,通过形容天空中列队飞行的仗队,表现了盛大的阵势和气势。接着,诗中出现了雉尾和剑佩,这些都是宴会上使用的富贵饰物,进一步突出了宴会的奢华和繁荣。

第二句“万寿称觞臣节罄”,表达了宾客们举杯祝酒、庆贺万寿节的场景,场面热闹而喜庆。同时,这也暗示了臣子们对皇帝的忠诚和敬意。

第三句“九韶张乐帝颜开”,描绘了宴会上乐器的声音嘹亮动听,以及皇帝因此而露出的喜悦笑容。九韶是古代乐器的一种,意味着音乐的美妙和和谐。

第四句“班趋玉佩花相斗”,形容舞者们手持玉佩,优美地舞动,犹如花朵相互竞艳。接下来的“舞入文茵雪屡回”,形象地描绘了舞者们在文茵(华丽的地毯)上翩翩起舞,舞姿美妙如雪飞舞。

最后两句“疏贱恭承湛露赐,惭无辞藻咏康哉”,表达了作者对于宴会的荣幸和感激之情。他自谦地表示自己不能用华丽的辞藻来赞美宴会,但仍然表示对康乐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整首诗以其细腻的描写和华丽的辞藻,展现了宋代宴会的繁华盛况和欢乐氛围。通过对宴会场景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康乐生活的向往和对皇帝的敬仰,同时也展示了自己对诗词的谦逊态度。

作者介绍

韩维(一○一七~一○九八),字持国,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亿子,与韩绛、韩缜等爲兄弟。以父荫爲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爲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爲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臺司。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歷河阳,復知许州。哲宗即位,召爲门下侍郎,一年余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一○九五)定爲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爲《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阳集》爲底本,校以清丁丙收藏的旧钞本(简称旧钞本,今藏南京图书馆)。录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集中诗多重出,如卷七、卷八重《城西二首》,卷七《和三兄题蜀中花园》与卷一○《和景仁赋才元寄牡丹图》诗亦重。《城西二首》删卷八重出诗,因卷一○的重出诗有自注,删省卷七中一首。

诗词推荐

幅巾篁竹下,幽趣与僧同。坐对忘忧草,行歌解愠风。鸭头池水绿,猩血石榴红。解作晴天雪,松梢鹭一业。

裁筩累黍久研精,况复新修鬴斛成。岂校忽微争口语,本期淳古变人情。即言乐律符今尺,但恐箫韶似郑声。若欲世人俱信服,凤皇再集颍川城。

丞相祠堂下,将军大树旁。炎云骈火实,瑞露酌天浆。烂紫垂先熟,高红挂远扬。分甘遍铃下,也到黑衣郎。

畏途随长江,渡口下绝岸。差池上舟楫,杳窕入云汉。天寒荒野外,日暮中流半。我马向北嘶,山猿饮相唤。水清石礧礧,沙白滩漫漫。迥然洗愁辛,多病一疏散。高壁抵嶔崟,洪涛越凌乱。临风独回首,揽辔复三叹。

我住潇湘狱自清,囚衫虫蠹雨飘零。如今三院更幽寂,闭户勘书花满厅。

何时粉署仙,傲兀逐戎旃。关塞犹传箭,江湖莫系船。欲收棋子醉,竟把钓车眠。谢脁真堪忆,多才不忌前。

黄山叶县连墙居,谢公席上对摴蒱。双鬟女弟如桃李,早许归我舍中雏。平生同忧共安乐,岁晚相看青云衢。去年樽酒辇毂下,各喜身为反哺乌。城头归乌尾毕逋,春寒啄雪送行车。解佩我无明月珠,折柳不对千里驹。念君胸中极了了,作吏办事犹诗书。浊酒挽人作年少,关防心地亦时须。

佛法无情报尔曹,忽生忽杀在吹毛。若教韩信得妙诀,自是深明防汉高。

买得山花一两栽,离乡别土易摧颓。欲知北客居南意,看取南花北地来。南花北地种应难,且向船中尽日看。纵使将来眼前死,犹胜抛掷在空栏。

山长如不去,三宿趁行舟。未必缘人意,祗能搅客愁。倦程方浩荡,回首更夷犹。独有相思恨,因之东北流。

有句无句,明来暗去。活捉生擒,捷书露布。如藤倚树,物以类聚。海外人参,蜀中附子。树倒藤枯,切忌名模。句归何所,苏嚧苏嚧。呵呵大笑,破镜不照。大地茫茫,一任{左足右孛}{左足右孛}。

情知了得未如僧,客处高楼莫强登。莺也解啼花也发,不关心事最堪憎。自有池荷作扇摇,不关风动爱芭蕉。只怜直上抽红蕊,似我丹心向本朝。曾看轻舟渡远津,无风著岸不经旬。只缘命蹇须知命,却是人争阻得人。上谷何曾解有情,有情人自惜君行。证因池上今生愿,的的他生作化生。

雨滋时物各欣荣,小立方塘看水生。无数游鱼随去住,不容濠上有馀清。

十月清霜尚未寒,雪英重叠已如抟。还悲独咏东园里,老作南州刺史看。北客见皆惊节气,郡僚痴欲望杯盘。交亲罕至长安远,一醉如泥岂自欢。

草径江村人迹绝,白头病卧一书生。窗间月出见梅影,枕上酒醒闻雁声。寂寞已甘千古笑,驰驱犹望两河平。後生谁记当年事,泪溅龙床请北征?

当世容谗贼,他年柰我何。文编兴旧学,诗价重东坡。木槲开能几,子规啼谩多。罗池碑字灭,犹解彻庭莎。

不学相如故倦游,身唯晏子一狐裘。眼明自可空群象,笔健何妨力万牛。许我春风还帝所,多君雪浪转船头。爱山堂下平生梦,试问梅花可忍不。

当年有个陶渊明,不惜性命只贪酒;骨硬不能深折腰,弃官回来空两手。瓮中无米琴无弦,老妻娇儿赤脚走。先生吟诗自嘲讽,笑指篱边五株柳:"看他风里尽低昂,这样腰肢我无有。"

三月三日天气新,半亭饮散鸡呼晨。酴醾影里看月姊,翼轸星中占老人。千二百岁广成寿,六十四日东皇春。请诵古人诗一句,五枝芳桂一枝椿。

剥啄能来两玉人,饭蔬糜粟共吾贫。更欣两子知人意,为作萧萧破暑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