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边贡的《送滦江王大理北上》
拼音和注音
qín guān tíng wèi hàn zhōng chéng , fǔ zhèn píng fǎn liǎng dì chē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平反:(动)改正判错的案件或做错的政治结论:~冤狱|~昭雪。
廷尉:中国古代司法审判机构官职名,西汉时也称大理。
两地:两处;两个地方。犹两府。借指中书省﹑枢密院。
中丞:中丞zhōngchéng[anofficial'sname]官名。即“大中丞”。
汉中:汉中hànzhōng古郡名。治所在南郑今陕西汉中东;辖境相当于今陕西秦岭以南,留坝、勉县以东,乾祐河流域以西及湖北部分地区陕西省县级市及专区政府所在地。位于陕西省南部,汉水北岸阳安铁路线上。人口万。为陕南最大城市和物产品集散地
官廷:犹官府。
边贡
边贡(1476 ~1532)字庭实,因家居华泉附近,自号华泉子,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边贡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来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
原诗
秦官廷尉汉中丞,抚镇平反两地称。
范老威名留紫塞,于公阴德在金陵。
高怀迥对三山月,苦节清悬万壑冰。
入奏共知归政府,远人离抱独难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