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淮阴被命守宣城复过楚雨中遇道孚因同诵楚

秋庭新过雨,佳菊独秀先。
含芳良未展,风气已清妍。
金凤汝婢妾,红紫徒相鲜。
老人对节物,昏昏只欲眼。
与子读楚词,亹亹忽尽编。
袅袅兮秋风,憀栗在远行。
蟋蟀鸣西堂,淹留了无成。

作品评述

【原题】:
自淮阴被命守宣城复过楚雨中遇道孚因同诵楚词为书此以足楚词

作者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诗词推荐

今年春苦寒,风雪塞户牖。况我穷阎士,裤敝衣见肘。正须小忍之,此事岂得久。努力办一壶,西村看花柳。

云净天既碧,境幽月逾光。未数钴鉧潭,不羡桂子堂。霏霏香雾横,蔼蔼明辉扬。冥搜兴乍酣,徙倚夜未央。走兔望圆魄,飞鸟喜新凉。但知整纶巾,何用翻霓裳。芳尊聊自倾,玉盘欲谁将。美人何时来,渺渺天天方。

禅既强名,会亦妄立。一火无知,打棚杂剧。百样乔妆诳世人,千般怪语瞒天日。若是本色行家,不打这般鼓笛。画影图形转弗堪,丛林千古成狼籍。不狼籍,留与仁禅遮破壁。

江氛朝暮半晴阴,绀宇飞甍接翠岑。手摘匏瓜曾未遍,身从鸥鹭得相寻。千年舞袖云崖冷,几度桃花春水深。犹有门前旧题句,松风万壑老龙吟。

德行追前辈,声华擅一乡。游心终艺圃,得隽屡文场。小试栖鸾政,连飞荐鹗章。伤嗟台阁地,不许暂翱翔。

人莫不欲寿,文子之祈省非矫。人莫不欲康,文公之步者非狂。震风不贷蜗牛庐,堂中老人方晏知,笑我闭门生白须。安得八荒开寿域,却随童子咏康衢。

二十年前过此间,旅囊羞涩笔头悭。时来山色与人好,我亦诗肠似海宽。旧事消除身后梦,新声惭愧路旁官。乘车衣锦浑闲事,留此功名竹帛看。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坐啸庐江静。闲闻进玉觞。去时无一物。东壁挂胡床。

地因培客土,凡草有时生。

一自天钟第一流,年来花草冷苏州。儿家心绪无人见,他日埋香要虎丘。

云衣轻拂下层峦,松桧生风触袖寒。谁问亲游乳峰意,百千年后与谁看。

武帝时巡跸旧京,烟花南部属车行。更衣别置宫杨绕,蹴踘新场御草平。遍选檀槽催凤拍,忽传金弹逐莺声。宝奴老去优仁远,坊曲今谁记姓名。

人物风流册府仙。谁教落魄到穷边。独班未引甘泉伏,三峡先寻上水船。斟楚酒,扣湘弦。竹枝歌里意凄然。明时合下清猿泪,闲日须题采凤笺。

韩愈文章盖世,谢安情性风流。良辰美景在西楼。敢劝一卮芳酒。记得南宫高第,弟兄争占鳌头。金炉玉殿瑞烟浮。高占甲科第九。

人去岷峨水自流,豫章三字竟沈浮。怀人好上层楼看,木落山寒不肯秋。

山不人烟水不桥,溪声浩浩雨萧萧。何须双鹭相温暖,鹭过还教转寂寥。

委巷何深僻,侨居太寂寥。古墙行络石,乔木上凌霄。赋就贫难逐,诗成隐莫招。固穷吾辈事,心地要逍遥。

天下无正声,悦耳即为娱。人间无正色,悦目即为姝。颜色非相远,贫富则有殊。贫为时所弃,富为时所趋。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见人不敛手,娇痴二八初。母兄未开口,已嫁不须臾。绿窗贫家女,寂寞二十馀。荆钗不直钱,衣上无真珠。几回人欲聘,临日又踟蹰。主人会良媒,置酒

秋浦旧萧索,公庭人吏稀。因君树桃李,此地忽芳菲。摇笔望白云,开帘当翠微。时来引山月,纵酒酣清晖。而我爱夫子,淹留未忍归。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