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楼前梅两绝

飞香涨艳拍檐牙,暖热楼居鄂陆家。
宝髻盘鸦冰柱晓,倚阑平拍北梢花。

作品评述

《和楼前梅两绝》是宋代洪咨夔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飞香涨艳拍檐牙,
暖热楼居鄂陆家。
宝髻盘鸦冰柱晓,
倚阑平拍北梢花。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身处楼前的梅花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赞美之情。梅花散发出芬芳的香气,引起人们的注意;阳光照耀下,楼屋散发出温暖的气息,透露出主人家的繁荣和安康。清晨,冰柱上的鸟鸣声和梅花的芳香一同迎接黎明的到来;作者靠在楼栏上,欣赏着盛开在北方的梅花,感受着春天的美好。

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梅花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意境的词句,展现了梅花的婉约和美丽。首两句以梅花飘香和楼屋温暖的景象作为开篇,通过感官的描述,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梅花的魅力和主人家的幸福。第三句以冰柱上的鸟鸣声和梅花的香气迎接黎明的场景,描绘了清晨的宁静和美好,使人们对新的一天充满期待。最后一句以作者倚在楼栏上,远望北方盛开的梅花,展示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和对春天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营造,将梅花的美丽和春天的气息传递给读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整首诗朴实而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温馨愉悦的感受。

作者介绍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九死性命存,乃到海陵仓。每陵何所有,麋鹿画成行。多仓多麋鹿,今也恨难忘。爰从本朝来,人物上国光。容我迹其间,性之因翱翔。性之笃忠信,又复能文章。一世所趣附,在眼独不忙。困于州县史,斂翼弗许张。蹉跎谁识之,心胆空堂堂。我不自揆者,荐之三府傍。相公意似顺。众口

肮脏老眉面,岂是趋世资。谬著百僚底,躄强折枝。深知才用短,敢谓时命奇。归耕不顾计,更问婚娶为。

乔松苍竹带烟霏,木拱彤檐蔼翠微。虚谷玲珑遗凤响,行云蒙密护龙归。繁花结绣迷樵径,灵飘药香满客衣。更欲搘筇遍诸顶,可怜无策驻残晖。

俯首流泉仰听风,泉声风韵合笙镛。如何不把瑶琴写,为是无人姓是钟。

蓬莱阙下是天家,上路新回白鼻騧.急管昼催平乐酒,春衣夜宿杜陵花。

君家陋巷一尺泥,吾车有轮马有蹄。犯寒踏雨重相过,明日扁舟吾遂西。回首邯郸迹如扫,离索十年成潦倒。兔葵燕麦春日妍,蝉腹龟肠气方饱。云逵窅窅谢攀跻,长铗与人还故栖。异时结驷来南驮,耕者老夫锄者妻。

累累生满树,知我老而饕。绝胜齐三士,轻生为二桃。

旧客常乐坊,井泉浊而咸。新屋新昌里,井泉清而甘。僮仆惯苦饮,食美翻憎嫌。朝朝忍饥行,戚戚如难堪。中下无正性,所习便淫耽。一染不可变,甚于茜与蓝。近贫日益廉,近富日益贪。以此当自警,慎勿信邪谗。

真人上清室,乃在中峰前。花雾生玉井,霓裳画列仙。念兹宫故宇,多此地新泉。松柏有清阴,薜萝亦自妍。一闻步虚子,又话逍遥篇。忽若在云汉,风中意泠然。

疏泉洗石夸身健,试墨烧香破日长。若得三山安乐法,不须更觅玉函方。

东边有知事,西边有头首。山僧赢得倚栏干,尽日仰头看云走。

风雨龙门一敝庐,山心寂寂草《玄》余。谁人狐假《连山易》,有客萤争《汲冢书》。结夏僧招俱惠远,悲秋赋早似相如。鸳鸯瓦上霜侵骨,独夜空楼气不除。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袅袅 一作:渺渺)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闻佳人兮召予

蔼蔼儒冠至,恢恢贤路开。才须金鉴别,人自玉山来。谢客书千卷,嵇康酒一杯。如君富术业,当与雉为媒。

欲放酒肠愁酒病,强投诗社阙诗声。浮生失意每如此,薄命何人详细评。

远水犹归壑,征人合忆乡。泣多盈袖血,吟苦满头霜。楚国连天浪,衡门到海荒。何当生燕羽,时得近雕梁。

暮云遮远眼,叠叠入青烟。十年不见,醯鸡同舞瓮中天。闻道山阴回棹,相去都无百里,李郭可同船。行止皆天意,端欲自操竿。功名事,须早计,真安闲。高才妙手,不当留意市廛间。俄已山林长往,尘面时时拂镜,齿发甚衰残。廊庙非吾事,茅屋且安安。

绮窗寂莫对花开,闲看残花点碧苔。花到长门原易落,不干风雨夜重催。

祥游沙麓,庆洽瑶衣。黄云昼聚,白气宵飞。居中履正,禀和体微。仪刑赤县,演教椒闱。陶钧万国,丹青四妃。河洲在咏,风化攸归。

人多知遇独难求,人负知音独爱酬。常恐此心无乐处,枉称年少在并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