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楼晴望二首

霁色朝云尽,亭皋露亦晞。
褰开临曲槛,萧瑟换轻衣。
地远秦人望,天晴社燕飞。
无功惭岁晚,唯念故山归。
一雨晴山郭,惊秋碧树风。
兰卮谁与荐,玉旆自无悰。
云景嘶宾雁,岚阴露彩虹。
闲吟懒闭阁,旦夕郡楼中。

作品评述

译文:
《郡楼晴望二首》

霁色朝云尽,
亭皋露亦晞。
褰开临曲槛,
萧瑟换轻衣。

地远秦人望,
天晴社燕飞。
无功惭岁晚,
唯念故山归。

一雨晴山郭,
惊秋碧树风。
兰卮谁与荐,
玉旆自无悰。

云景嘶宾雁,
岚阴露彩虹。
闲吟懒闭阁,
旦夕郡楼中。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郡楼上的晴望之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归乡之愿。

赏析:
这首诗以景写情,将作者在郡楼上的景象描绘得生动而美好。首句写朝云消散,露水渐晞,预示着天气转晴。接下来的几句写作者褰开楼槛,换上轻便的衣服,准备出门游览。诗中描绘了秦人遥望的景色,社燕飞舞,表现了动态的景象。作者自谦自己没有什么功绩,只想念着故乡的山水,希望能够归去。

第二首诗以一场雨过后的晴朗景象为背景,写出了秋天的风景。兰卮谁与荐,玉旆自无悰,表现出宴会盛典上的欢乐和奢华氛围。诗中还描绘了飞过的雁群、出现的彩虹,增添了诗意的浪漫和壮丽。

整首诗情境优美,描写细腻,展示了唐代诗人擅长的山水描写和心境抒发。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景色的赞美之情。

作者介绍

羊士谔(约762~819),泰山(今山东泰安)人。贞元元年礼部侍郎鲍防下进士。顺宗时,累至宣歙巡官,为王叔文所恶,贬汀州宁化尉。元和初,宰相李吉甫知奖,擢为监察御史,掌制诰。後以与窦群、吕温等诬论宰执,出为资州刺史。士谔工诗,妙造梁《选》,作皆典重。与韩梓材同在越州,亦以文翰称。著集有《墨池编》、《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羊士谔的思想追求

  前期的政治思想,反映了中小地主阶级的利益,对当时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严重危机,有较清醒的认识。大力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他不仅能够从实际出发,提出平实的散文理论,而且自己又以造诣很高的创作实绩,起了示范作用。

  他在文学观点上主张明道致用。他强调道对文的决定作用,以“道”为内容,为本质,以“文”为形式,为工具。特别重视道统的修养,他反对“务高言而鲜事实”。在对待“道”与“文”的关系上,主张既要重“道”,又要重“文”,认为“文”固然要服从于“道”,但非“有德者必有言”,并且列举了许多例子说明“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能言之士哉”,指出:“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事信言文,乃能表见于世”。所谓“事信言文”,就是内容要真实,语言要有文采,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羊士谔的籍贯考证

  河南洛阳是羊氏一处世居地。曹魏、西晋及北魏均于洛阳建都,羊氏出仕者皆尝居此。晋初羊祜更赐葬地于洛阳。由是之故,一部分羊姓子孙遂定居于此城。据《羊祉墓志》记载:北魏羊氏居宅建于洛阳城之徽文里。隋代羊玮、羊本等人卒后都归葬洛阳,说明当时羊族已多视洛阳为故乡。唐代诗人羊士谔,虽题署乡贯为“泰山”,但实居洛阳,他尝作有《过三乡望女几山早岁有卜筑之志》诗,其欲卜居之女几山,即去洛阳不远(今属河南宜阳)。根据江苏淮安《羊宗史志》的记载:洛阳羊氏的世居在“洛阳县东安乐乡”,淮安羊氏便系出于洛阳。除了汝、洛两支,南阳(今河南南阳)羊姓也颇有声名。

羊士谔的评价

  擅长委婉含蓄地表达女子情怀,如献衷心:见好花颜色,争笑东风。双脸上,晚妆同。闭小楼深阁,春景重重。三五夜,偏有恨,月明中。情未已,信曾通,满衣犹自染檀红。恨不如双燕,飞舞帘栊。春欲暮,残絮尽,柳条空。如此间景间情,曲曲折折、层层深入地揭示人物惜春怨别的内心感受。重视歌词的形式,也重视歌词的内容,只是他认为,曲子词主要是为上层社会游乐歌唱用资羽盖之欢的,词是艳曲,而文人词又不同于民间词。这种主张有进步意义,也有局限,但它却代表着部分词人的看法,他们的创作实践也与此基本一致。

诗词推荐

彻夜盆翻天井潢,回澜谁障百川狂。鲲方怒翼思溟海,鼠已摇牙伺太仓。秋着屏山惊客枕,润添衣笼费炉香。惠连应记池塘梦,近有书来说对床。

西北天低五顶高,茫茫松海露灵鳌。太行直上犹千里,井底残山枉呼号。万壑千岩位置雄,偶从天巧见神功。湍溪已作风雷恶,更在云山气象中。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绿深青一万重。此景只应天上有,岂知身在妙高峰?

深巷无人静掩扉,桃花香暖午风微。小窗睡起支颐坐,闲看营巢燕子飞。

三年别馆风吹入,万里长沙月照来。

大化无端倪,至道绝冯仗。委身於一静,足以去群妄。死生亦寄耳,遐龄岂吾望。伯伦称达人,胡为未忘葬。

官军西出过楼兰,营幕旁临月窟寒。蒲海晓霜凝马尾,葱山夜雪扑旗竿。

寓形宇宙间,佚我方以老。流光安足恃,百岁同过鸟。顷子萦网罗,文采缘自表。自古山林人,何曾识机巧。但记寒岩翁,论心秋月皎。黄香十年旧,禅学参众妙。虚怀养天和,肯徇奔走闹。官居职事理,晨起何用早。桐阴满西斋,叱吏供洒扫。眷予东南来,野饭煮芹蓼。葆光既清尚,令尹

日月无情也有情,朝升夕没照均平。虽催前代英雄死,还促后来贤圣生。三尺灵乌金借耀,一轮飞镜水饶清。凭谁筑断东溟路,龙影蝉光免运行。

紫阁气沉沉,先生住处深。有人时得见,无路可相寻。夜鹿伴茅屋,秋猿守栗林。唯应采灵药,更不别营心。

嘉宾饮兴未阑残,却倩纤纤奉雪团。一笑举杯邀月姊,为渠聊贷广寒寒。

目力已茫茫。缝菊为囊。论衡何必帐中藏。却爱素馨清鼻观,采伴禅床。风露送新凉。山麝开房。旋吹银烛闭华堂。无奈纱厨遮不住,一地闻香。

我尽日乃倾,独何求於尔星。煜煜夕日,不尚有朝。皦皦君子,去谁繇招。死如可从,生百不聊。

天界宜春赏,禅门不掩关。宸游双阙外,僧引百花间。车马喧长路,烟云净远山。观空复观俗,皇鉴此中闲。

岚重琴棋湿,风长枕簟寒。

李师琴纹如卧蛇,一弹使我三咨嗟。五音商羽主肃杀,飒飒坐上风吹沙。忽然黄锺回暖律,当冬草木皆萌芽。郡斋日午公事退,荒凉树石相交加。李师一弹凤凰声,空山百鸟停呕哑。我怪李师年七十,面目明秀光如霞。问胡以然笑语我,慎勿辛苦求丹砂。惟当养其根,自然烨其华。又云理身

春半花才发,多应不奈寒。北人初未识,浑作杏花看。

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云鹤性孤单,争堪名利关。衔恩虽入国,辞命却归山。

山中人不见,云去夕阳过。浅濑寒鱼少,丛兰秋蝶多。老年疏世事,幽性乐天和。酒熟思才子,溪头望玉珂。

人病酒。生怕日高催绣。昨夜新翻花样瘦。旋描双蝶凑。闲凭绣床呵手。却说春愁还又。门外东风吹绽柳。海棠花厮勾。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