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十玄谈·一色

了了了时无可了,乾坤道我无边表。
焰摩宫裹混金风,兜率殿中明皎皎。

作品评述

诗词:《颂十玄谈·一色》
朝代:宋代
作者:释印肃

中文译文:
了了了时无可了,
乾坤道我无边表。
焰摩宫裹混金风,
兜率殿中明皎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佛教僧人释印肃所作,描绘了佛法中关于宇宙与人生的深奥哲理。

诗首的"了了了时无可了",表达了一种无限、永恒的境界。"了"在佛教中代表了解脱和超脱,而"无可了"则强调了这种解脱状态是无法被限制和束缚的。

接下来的"乾坤道我无边表",乾坤代表宇宙之道,而"我无边表"则表明了作者对于宇宙道理的理解是无边无际的。这句话强调了佛教信仰中的普遍性和广泛性,宇宙之道无处不在,而我们与之相通。

下半部分的"焰摩宫裹混金风,兜率殿中明皎皎",描绘了佛法中的神奇景象。焰摩宫和兜率殿都是佛教中的宇宙层级,代表了高度的境界和智慧的光芒。"焰摩宫裹混金风"表明了宇宙充满了无尽的智慧和能量,而"兜率殿中明皎皎"则表达了明亮、清澈的境界。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佛教信仰中关于宇宙与人生的奥义。无限、普遍、明亮的境界,使人感受到佛法的智慧和解脱的可能性。同时,诗词中的辞章运用得当,使整首诗词凝练而有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诗词推荐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父子追随一笑倾,东园东畔路初成。夹栽芳草如绳直,前出篱门似砥平。春近野梅香欲动,雨余沟水细无声。今朝有喜谁能识?不用人扶亦自行。

衮冕有人妖,锺鼓成国蠹。可怜凌霜干,不作济川具。三易朝吾车,六诗暮吾辅。岂亦不自娱,菊径而兰亩。

将略兵机命世雄,苍黄钟室叹良弓。遂令后代登坛者,每一寻思怕立功。

分部设将漕,黊旒寄聪明。直须撼山岳,亡但采畸赢。而况江以东,襟淮翼吴荆。民力九十空,所恃人为城。南宫辍望郎,方输饷连营。荧煌鹊锦袍,明日趋遐征。阳春脚未到,淑气先流莺。向来嵇中散,仅试薶九京。阿兄亦未究,有书今在楹。驱车踏前轨,若木以为程。千里隔香案,洗目

一政政官轧轧,一年年老駸駸。身外名何足算,别来诗且同吟。

桑柘原头绿正肥,巢林春燕引雏飞。前村不复炊烟起,长是清明寒食时。

一舸放长江,遥林底处黄。自知来橘柚,先已照沧浪。绿叶凝烟密,金苞射日光。相迎苍县雨,暗识洞庭霜。味诧江陵种,庭黄禹庙荒。何如船上看,数里更飞香。

晚晴初,淡烟笼月,风透蟾光如洗。觉翠帐、凉生秋思。渐入微寒天气。败叶敲窗,西风满院,睡不成还起。更漏咽、滴破忧心,万感并生,都在离人愁耳。天怎知、当时一句,做得十分萦系。夜永有时,分明枕上,觑着孜孜地。烛暗时酒醒,元来又是梦里。〓睡觉来、披衣独坐,万种无憀

佳色含霜向日开,余香冉冉覆莓苔。独怜节操非凡种,曾向陶君径里来。

蚤岁游三舍,明经束九师。声名虽烜赫,科第竟差池。之子能传业,兴宗会有时。只今官冢地,看出印罍罍。

无双亭上传觞处,最惜人归月上时。相见异乡心欲绝,可怜花与月应知。

如何是主中主。云大千捏聚,又曰揭。〔颂〕主中之主,正令齐举。长剑倚天,谁敢当御。

山脚草深樵径没,溪头水落石梁高。一川风露无人占,古柳玄蝉处处号。

何处春风吹晓幕,江南渌水通朱阁。美人二八面如花,泣向春风畏花落。

水边疎影几人知,尚喜诗翁到未迟。怪得寻花心眼别,去年曾赋上林枝。

子之为术我为官,以易占之火在山。同在双湖湖上住,大家携手故乡还。

独上云梯入翠微,蒙蒙烟雪映岩扉。世人知在中峰里,遥礼青山恨不归。

自别都门人事少,心头不挂微尘。闲歌闲咏默颐神。有中皆妄想,无内却全真。取性逍遥云水客,无情淡泊闲人。随缘安乐绝疏亲。三阳将欲遍,五气自朝元。

士女梅花插满头,一川人日恣嬉游。贤侯可是知民意,特地江干驻碧油。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