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二首)

杨柳遮大堤,游女往何处?云破棹歌寒,鸳鸯时飞去。

作品评述

《采莲曲(二首)》是明代著名女词人董少玉的作品。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景象,描绘了采莲的场景和情感。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杨柳遮大堤,
游女往何处?
云破棹歌寒,
鸳鸯时飞去。

中文译文:
杨柳掩盖着大堤,
游女们往哪里去了?
云彩破裂时,船上的歌声寒冷,
鸳鸯时而飞离。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采莲的场景。杨柳树遮住了大堤,游女们正在往何处去,作者不禁产生了好奇和疑问。在寒冷的天气中,云彩破裂的声音与船上的歌声相伴,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鸳鸯在这个时候时而飞离,也许是受到了某种情感的驱使。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动人的景象,展示了董少玉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情感表达能力。通过杨柳遮挡大堤、游女往何处的描写,诗中营造了一种神秘和吸引人的氛围,使读者对游女们的去向产生了好奇和思考。云破的描写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与船上歌声的交织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鸳鸯时而飞离的形象,暗示了一种离别或变迁的情感,使整首诗词更具意境和思索性。

董少玉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明代的词坛上独树一帜。这首《采莲曲(二首)》展示了她对自然景色的敏感和对情感世界的深刻思考,给读者带来一种沉静而凄美的诗意体验。

诗词推荐

清明近。还是递选东风,做成花讯。芳时一刻千金,半晴半雨、酬春未准。雁归尽。离字向人欲写,暗云难认。西园猛忆逢迎,翠纨障面,花间笑稳。曲径池莲平砌,绛裙曾与,濯香湔粉。无奈燕幕莺帘,轻负娇后。青榆巷陌,蹋马红成寸。十年梦、秋千吊影,袜罗尘褪。事往凭谁问。昼长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二陕重过一纪强,麻衣已变椹袍光。数宵黄合延三字,几处青楼认五郎。顾我岂能夸舌在,逢君宁复叹唇亡。大龙头丧同伤处,吏隐亭欹郑谷傍。

南陌春风早,东邻曙色斜。一花开楚国,双燕入卢家。眠罢梳云髻,妆成上锦车。谁知如昔日,更浣越溪纱。

淮右偏师出,江津督府开。橐皋贼阵蹙,瓜步敌锋摧。宝剑畴能举,神旗怅莫回。悲风苕水路,千载有余哀。

山翠湖光昼染扉,珠宫缥缈晚钟微。僧寻三竺沿堤过,鹤认孤山背水归。桥影乱分公子棹,荷花轻著美人衣。繁华不醉飘零客,愁听啼鹃又夕晖。

汉家仙仗在咸阳,洛水东流出建章。野老至今犹望幸,离宫秋树独苍苍。

寒食北园春已深,梨花满枝雪围遍。清香每向风外得,秀艳应难月中见。苦嫌桃李共妖冶,多谢松篁相葱蒨。黄鹂紫燕莫过从,时有一声拖白练。

室内交珍宝,方悔初颠倒。白日上云霄,帝里风光好。

陈君为生廉易足,水石田园藏一曲。畦田已作故侯业,种竹未享封君禄。干名懒复观书卷,济病时能开药箓。夜来秋雨如决渠,不寐忧君玉川屋。

高轩得意翔云间,妙画匿迹缣素残。柱头老丁留语后,兀兀无趾如叔山。不妨万里戢六翮,顾步下啄芝田宽。方舟惜鹤并惜画,一夔之足万金价。莫将凡笔补丹青,谬作身轻一鸟下。

萧洒崔家宅,重门一迳通。竹烟虚晚碧,花雨重秋红。傲睨怜苔石,徘徊俯桂丛。自朝新月色,不为主人翁。

何处珠帘拥莫愁,笛床歌席近书楼。金炉银烛平原酒,远浦寒星剡曲舟。望里青山仍北郭,行时沟水向东头。老怀不为生离苦,双泪无端只自流。

穿云策杖岸乌纱,来访南山羽客家。九转既成丹灶冷,半池烟水浸桃花。

役役到番国,悠悠谁故人。僧房半牢落,湖水失清沦。我岂倚楼赵,君真惊座陈。何为辱倾倒,相与尽情亲。

夹道苍松六月寒,尘埃只隔白云间。重游恰是十年后,往事空惊一梦间。杰阁漫夸新卜築,危亭不似旧跻攀。凭谁说与矮师叔,投老求分一半山。

西江上,风动麻姑嫁时浪。西山为水水为尘,不是人间离别人。

寸寸晓松计已迂,更怜百步扇垂珠。几年费尽坐曹手,千卷书生又却无。

蟠桃结实许谁偷,笑作承华殿里游。紫辇不留青鸟去,小儿空识茂陵秋。

头兮第一,第二卧龙。不鉴止水,无处有月。波澄有处,无风浪起。棱禅客,棱禅客,三月禹门遭点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