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文恭太子庙乐章

三献具举,九旗将旋。
追劳表德,罢享宾天。
风引仙管,堂虚画筵。
芳馨常在,瞻望悠然。

作品评述

《享文恭太子庙乐章》是唐代张荐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三献具举,九旗将旋。
追劳表德,罢享宾天。
风引仙管,堂虚画筵。
芳馨常在,瞻望悠然。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在文恭太子庙进行的一场祭祀仪式。太子庙是为了纪念太子文恭而建立的神庙,庙中举行庄严的祭祀活动。诗词通过描绘祭祀的场景,表达了对太子的敬仰和祈求。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太子庙的祭祀仪式,展示了庄重肃穆的场景。以下是对每个句子的赏析:

- "三献具举,九旗将旋":这两句描述了祭祀仪式中的盛况。"三献具举"指的是祭祀活动中的三种献物,表示对太子的崇敬。"九旗将旋"则形象地描绘了旗帜在风中翻飞的情景,增添了庄严的氛围。

- "追劳表德,罢享宾天":这两句表达了对太子功绩的赞颂和祈求。"追劳"意味着追念太子的贡献和功德,"表德"则是对太子德行的称颂。"罢享宾天"表示祭祀活动结束后,太子的灵魂将返回天国。

- "风引仙管,堂虚画筵":这两句描绘了祭祀仪式中的音乐和装饰。"风引仙管"指的是吹奏的乐曲,寓意着神秘与超凡。"堂虚画筵"描述了庙堂中空荡的场景,以及绘有美丽图案的宴席,给人一种庄严而华美的感觉。

- "芳馨常在,瞻望悠然":这两句表达了对太子的永恒怀念和对他的期待。"芳馨常在"意味着对太子的美德和价值的持久记忆。"瞻望悠然"则表达了人们对太子的期望,希望他能在天国安享幸福。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将太子庙的祭祀仪式描绘得庄重而美丽。通过对太子功德的赞颂和对他的祈求,表达了人们对太子的敬仰和对他灵魂的祝福。同时,诗词中的音乐和装饰的描绘,增添了祭祀仪式的庄严氛围。整首诗词体现了唐代人对太子的崇敬和对永恒美德的追求。

诗词推荐

居人怜客千里来,扫堂为客致酒杯。夜阑再拜客辞去,尊前美人不成舞。阳关八叠倒玉船,销魂此地自年年。船头旗竿船尾柂,南游江海北长安。长亭出城十余里,柳边人家饭游子。少年此地几经过,白头相逢可奈何。

人生百岁未易满,我已五十仍加三。异县长怜九月九,故园远在南山南。绿尊青眼旧相得,黄菊白头还好簪。明晨汝辈早同出,脚力跻攀吾尚堪。

葩叠萼相重,烧栏复照空。妍姿朝景里,醉艳晚烟中。乍怪霞临砌,还疑烛出笼。绕行惊地赤,移坐觉衣红。殷丽开繁朵,香浓发几丛。裁绡样岂似,染茜色宁同。嫩畏人看损,鲜愁日炙融。婵娟涵宿露,烂熳抵春风。纵赏襟情合,闲吟景思通。客来归尽懒,莺恋语无穷。万物珍那比,千金

歌喉弦指粉红腮,群拥山翁醉玉颓。政恐真欢犹是假,不如邻妇哭真哀。

自拟今春怀抱开,林扉时复扫荒苔。沙头鸥鸟休飞去,野外梅花许折来。多少误人空识字,从容留客不衔杯。题书遍问诸名胜,肯入庐山般若台。

梦下瑶台,神飞阆苑,自叹尘寰久客。三人成周,望皇居帝宅。荡兰桨、伊阙波涛,曳玉杖、洛阳阡陌。独踌躇、武烈文谟,天垂晚,月生魄。故人少,别怀多,引壶觞自酌,谁怜衰白。群仙问我,尚低头方册。共云将、东过扶摇,遇鸿濛、顿超玄默。待功成,翳凤骑麟,把蟠桃摘。

五丈原头动地鼓,魏人畏蜀如畏虎。将星堕空化为土,炼石心劳竟何补。侯归上天多旧伍,羽为前驱飞后拒。忠魂不逐降王车,长卫英孙朝烈祖。

春归花谢日初长,燕语莺啼各息忙。何故游人断来往,绿阴殊不减红芳。

十八年来老眼枯,只今白尽旧髭须。假饶梦里重相遇,知汝犹能认我无。

早畏危机避巧丸,长安未到意先阑。心如老马虽知路,身似鸣蛙不属官。闲驾柴车无远近,旋沽村酒半甜酸。群儿何足劳情恕,胸次从初抵海宽。

黄金陌,茫茫十里春云白。春云白,迷离满眼,江南江北。来时无奈珠帘隔,去时着尽东风力。东风力,留他如梦,送他如客。

寒食寻芳游不足,溪亭还醉绿杨烟。谁家花落临流树,数片残红到槛前。

蟹螯今在左,欲拍酒船浮。

乱来身世羡沙鸥,雪后溪山粲两眸。不用东床呼外舅,当年雅契在仙舟。

宴寝奉朝鸣采玉,良辰袭庆表长丝。仰承中壶垂芳裕,永播周南逮下诗。

空里情知不著花,逢场将病当生涯。蒲团软暖无时节,夜听蚊雷晓听鸦。

秦法烦苛霸业隳,一夫攘臂万夫随。王侯无种英雄志,燕雀喧喧安得知。

昨来风日较暄些,破晓来游特地佳。也自低头花下过,依前撞落一头花。

霞景青山上,谁知此胜游。龙沙传往事,菊酒对今秋。步石随云起,题诗向水流。忘归更有处,松下片云幽。

客裹无聊久合并,梦回南北昧平生。苦吟风月唯添病,独冒烟岚促去程。城外诸峰迎落照,花边白犬吠流莺。阮途未用嗟漂泊,自有孤云识此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