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坞

烟雨百馀年,茅茨数间屋。
中有在家僧,萧然如此竹。

作品评述

《竹坞》是宋代文学家曾几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烟雨百余年,
茅茨数间屋。
中有在家僧,
萧然如此竹。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僻静的竹屋,经历了百余年的风雨洗礼,仍然屹立不倒。屋内有一位居家修行的僧侣,他与这片竹林相互映衬,宛如彼此的精神寄托。

赏析:
《竹坞》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宁静、坚韧和修行的向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烟雨百余年”,通过烟雨的意象,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沧桑。百余年的时间里,竹屋历经风雨,但仍然屹立不倒,传达出一种坚韧和持久的品质。

第二句“茅茨数间屋”,茅茨是一种简陋的房屋构造,这里用来形容竹屋的朴素和质朴。屋子的数量并不多,强调了它的独特和独立。

第三句“中有在家僧”,揭示了屋内的秘密。这位僧侣选择居家修行,意味着他在这片竹林中寻求灵性的滋养和启发。在尘世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和超脱,是这位僧侣的修行目标。

最后一句“萧然如此竹”,通过竹子的形象来表达僧侣的境界。竹子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纯洁和坚韧,它们摇曳于风中,但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姿态。这里的“萧然”形容竹子的风姿,也暗示了僧侣心境的宁静和超然。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与僧侣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内心宁静和修行的追求。竹子作为诗中的象征意象,传达出一种持久不变的品质,与僧侣的心境相呼应。这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和意境的构建,表达了作者对于精神寄托和修行境界的向往。

作者介绍

曾几(一○八五~一一六六),字吉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徽宗朝,以兄弼恤恩授将仕郎。试使部优等,赐上舍出身,擢国子正兼钦慈皇后宅教授。迁辟雍博士,除校书郎。歷应天少尹。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提举淮东茶盐。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改提举湖北茶盐,徙广西运判,歷江西、浙西提刑。绍兴八年(一一三八),会兄开与秦桧力争和议,兄弟俱罢。逾月復广西转运副使,得请主管台州崇道观,侨居上饶七年,自号茶山居士。二十五年桧卒,起爲浙东提刑。明年改知台州。二十七年召对,授秘书少监,擢权礼部侍郎。以老请谢,提举洪州玉隆观。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以左通议大夫致仕。干道二年卒,年八十二,謚文清。有《经说》二十卷、文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茶山集》八卷。《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曾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武殿本),及《两宋名贤小集》所收《茶山集》(简称小集)、《瀛奎律髓》(简称律髓)。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释褐来成武,徒劳自感伤。位卑松在涧,俸薄叶经霜。迳拥寒莎绿,门横古木苍。冠缨尘已满,未敢濯沧浪。

我别竟陵时,楚稻如碧丝。秋风发齐安,稻穗如植旗。流年去荏苒,客路何逶迤。弛担终未卜,永负山中期。

休夸岁岁花相似,莫叹年年貌不同。闲伴长松与龟鹤,免将开落问东风。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球。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青山绿水。自与今朝长是醉。绿水青山。得道之人本要闲。清风明月。占得逍遥无可说。明月清风。共是三人我便同。

病不出门无限时,今朝强出与谁期。经年不上江楼醉,劳动春风飏酒旗。

路入高阳感郦生,逢时长揖便论兵。最怜伏轼东游日,下尽齐王七十城。

石榴裙卷足如霜,折得红莲满抱香。羞向人前女儿貌,手遮西日看湖湘。

佛法离住相,色相本非实。云何阿罗汉,可以色相求。居士宰官身,只园夙亲近。会发宏原深,现此广长舌。于后像法世,赞叹说偈言。笔力虚空,三昧出胸臆。撞开痴愚纲,透出大千界。我昔睹殊胜,会闻诸佛说。以音声求我,不能见如来。偈语复云何,能离音声见。今法解佛意,一切有

朅来南海上,人死乱如麻。腥浪拍心碎,飙风吹鬓华。一山还一水,无国又无家。男子千年志,吾生未有涯。

共凭高榭眺云波,使节将归可奈何。醇酒暂留丞相饮,骊驹愁对主人歌。千岩日下催云合,万里风长送雁过。兹会难言须惜别,岁阴光景玩蹉跎。

瑞香本庐阜,瑞昌最为冠。以此得瑞名,昧者强臆断。种法避寒暑,锦笼不足纂。欲披紫云裘,时分建溪碗。

千里到齐安,三夜语不足。劝我勿重陈,起游西山麓。西山隔江水,轻舟乱凫鹜。连峰多回溪,盛夏富草木。杖策看万松,流汗升九曲。苍茫大江涌,浩荡众山蹙。上方寄云端,中寺倚岩腹。清泉类牛乳,烦热须一掬。县令知客来,行庖映修竹。黄鹅时新煮,白酒亦近熟。山行得一饱,看尽

七年风害。悟彻心经无碍。信任西东。南北休分上下同。龙华三会。默识逍遥观自在。要见真空。元始虚无是祖宗。

止水中间别有天,濯缨人去自清涟。明珠万斛归尘土,不及山中一掬泉。

太行西来万马屯,势与岱岳争雄尊。飞狐上党天下脊,半掩落日先黄昏。削成山东二百郡,气压代北三家村。千峰右卷矗牙帐,崩崖凿断开土门。朅来城下作飞石,一炮惊落天骄魂。承平百年烽燧冷,此物僵卧枯榆根。画师争摹雪浪势,天工不见雷斧痕。离堆四面绕江水,坐无蜀士谁与论。

车岸上下得,西岸上更难。五船往复来,经纬滩两间。一船初径进,当流为众先。涛头打澎湃,退缩不敢干。一船作後殿,忽焉突而前。瞬息越湍险,回顾有矜颜。老夫与寓目,亦为一餐然。

四岁冷官桑濮地,三年羸马帝王州。陶潜迷路已良远,张翰思归那待秋。病鹤欲飞还踯躅,孤云欲去更迟留。盍簪共结鸡豚社,一笑相从万事休。

少日飞腾,湖海奇胸,风云壮图。把人间远道,看为咫尺,眼前实地,认作虚无。酾酒中天,振衣千仞,尘世烟霞有几区。君山下,见洞庭清浅,欲问麻姑。故吾只是今吾。已深愧当年大丈夫。怅川流不息,直如逝者,天风高举,更有谁欤。鼎鼐何功,江山多幸,长铗归来食有鱼。神仙事,

仙禽洒羽半天飞,疑是归来老令威。妆点江乡堪入画,渔翁披得满衰衣。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