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王十朋的《送翁东叟教授(其一)》
拼音和注音
bǐ duān miào yǔ chū lí sāo , jiǔ hòu gāng cháng tǔ míng jié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离骚:战国时楚国屈原的抒情长诗。作品表达了关心国家命运、要求改革政治的进步理想,倾诉了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和忧愁,表现了对保守势力毫不妥协的斗争精神,塑造了诗人自己的忧国忧民、忠贞不渝的艺术形象。作品采用比喻夸张的手法,穿插大量神话,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色彩。
笔端:(书)(名)笔尖,指由笔端所流露出的诗文绘画的境界或运笔情况:倾注于~|~妙趣横生。
出离:1.与佛家寓意相同,指代涅槃。2.离开,出走到别的地方。3.超出,超过。
名节:名誉与节操。
妙语:(名)有意味或动听的语言:~横生|~惊人。
王十朋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王十朋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原诗
鄱阳江上五见雪,鄱江楼上风栗烈。
广文先生不畏冷,弭棹登楼兴清绝。
笔端妙语出离骚,酒后刚肠吐名节。
芝堂假守老乡人,明日仙舟那忍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