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笛

江楼寒笛起春声,蜀客扁舟万里行。
吹尽落梅还折柳,新春残腊正关情。

作品评述

《闻笛》是明代诗人杨慎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江楼寒笛起春声,
蜀客扁舟万里行。
吹尽落梅还折柳,
新春残腊正关情。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景象,通过描述江楼上寒冷的笛声和远行的蜀客的船只,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乡愁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对落梅和垂柳的描写,表达了新春即将到来,而冬季即将结束的情感。

赏析:
《闻笛》以描绘春天的场景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对比,展示了诗人对春天的热切期盼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江楼寒笛起春声”,通过“江楼”和“寒笛”这样的描写词语,营造出一个寒冷的环境氛围。同时,笛声的出现也象征着春天即将到来,给人以希望和温暖的感觉。

第二句“蜀客扁舟万里行”,描绘了一个远行的蜀客坐在小船上,踏上了漫长的旅途。这里的“蜀客”指的是来自蜀地(即今天的四川地区)的人,他们背井离乡,远离故土,表达了诗人对乡愁和思乡之情。

第三句“吹尽落梅还折柳”,通过描写吹尽的落梅和被折断的柳枝,表达了冬季即将结束,春天即将来临的情感。这里的“落梅”象征着冬季的结束,而“折柳”则暗示了新春的到来。

最后一句“新春残腊正关情”,通过对新春和残腊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之情。新春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季节,而残腊则是冬季的尾声,意味着冷冽的天气即将过去。

整首诗词通过对春天的各种描绘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展现出明朗的情感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诗词推荐

朔吹卷天吼,远郊无鸟飞。忽惊门户白,昨夜打窗微。闾巷我方懒,关山君独归。翻能寄醇酎,为此解寒威。

春风等君意,亦解欺桃李。写得去时真,归来不相似。

太常楼船声嗷嘈,问兵刮寇趋下牢。牧出令奔飞百艘,猛蛟突兽纷腾逃。白帝寒城驻锦袍,玄冬示我胡国刀。壮士短衣头虎毛,凭轩拔鞘天为高。翻风转日木怒号,冰翼雪澹伤哀猱。镌错碧罂鸊鹈膏,铓锷已莹虚秋涛,鬼物撇捩辞坑壕。苍水使者扪赤绦,龙伯国人罢钓鳌。芮公回首颜色劳,

别来长恨见无时,不谓相逢总泣岐。愧我滞留身已老,怜君借蹇宦犹卑。思归正续孤松赋,溢美空传瑞麦诗。万事从今休更问,只知痛饮是吾师。

策马登崇冈,一览洞八荒。山川限南北,华夷有定疆。猗欤商周盛,以德为保障。秦隋勤远略,祸乱起萧墙。

归路指城隅,城楼出画图。水光摇野艇,云影掠平芜。只合山林住,胡为朝市趋。丘丹不浪出,五字访姑苏。

珍重南山路,驱赢几度来。未登高岳顶,空说妙高台。晓雾层层敛,奇峰面面开。山间元自乐,泽畔不须哀。

日出过山头,日入宿山下。我行山亦行,隐隐似奔马。朝昏山送迎,山意自倾写。借问征途间,谁如此山者。

花压双溪,月满千门,气象峥嵘。□乡村父老,踏歌旧曲,闾阎小子,弦诵新声。鸡犬无惊,桑麻如画,酷似驱车过武城。谁为此,事鲁人姬姓,公旦云仍。欲知政理功成。吾父母、斯民只至诚。太夫人九十,板与春暖,公年六十,彩袖风轻。富贵康宁,天公赋予,老去功名照汗青。祈公处

古涧随山转,征人趁水行。悬崖当步险,空翠逼人清。石路无寻直,沙田不亩平。千岩得一二,亦足慰平生。

荆楚风烟,寂寞近、中秋时候。露下冷、兰英将谢,苇花初秀。归燕殷勤辞巷陌,鸣蛩凄楚来窗牖。又谁念、江边有神仙,飘零久。横琴膝,携筇手。旷望眼,闲吟口。任纷纷万事,到头何有。君不见、凌烟冠剑客,何人气貌长依旧。归去来、一曲为君吟,为君寿。

少长在维扬,依然认故乡。金陵佳丽地,不道少风光。稍望吴台远,行登楚塞长。殷勤语江岭,归梦莫相妨。

六老相陪卿与郎,闲曹饶却不清狂。过从无事易成乐,职局向人难道忙。烟柳{左女右欶}垂低更绿,露桃红裛暖仍香。乘春醉卧花阴下,恰到花阴别是凉。

点额万里归,兀坐冷如水。惭愧北阮贤,为余饭设体。既邀折槛朱,仍约骑鲸李。人乳已方丈,清歌迟皓齿。那知事大谬,反误占食指。得鹿傥是梦,翻羹得无鬼。我生饮红裙,万事空一洗。所失如蝟毛,岂惟一饭耳。端恐荀陈会,自此参辰矣。凭公反高阳,勿专兰亭美。主人或素餐,苏晋

冷淡生涯本业儒,家贫休厌食无鱼。菜根切莫多油煮,留点青灯教子书。

闻说上饶风物好,钱郎诗思奈春何。

电激雷奔,以毒攻毒。撒土抛沙,拗直作曲。个裹翻身控角弓,谁能背手抽金镞。

吴王在时百花开,画船载乐洲边来。吴王去后百花落,歌吹无闻洲寂寞。花开花落年年春,前后看花应几人。但见枝枝映流水,不知片片堕行尘。年来风雨荒台畔,日暮黄鹂肠欲断。岂唯世少看花人,纵来此地无花看。

手种门前乌桕树,而今千尺苍苍。田园只是旧耕桑。杯盘风月夜,箫鼓子孙忙。七十五年无事客,不妨两鬓如霜。绿窗剗地调红妆。更从今日醉,三万六千场。

燕是孝义鸟,常栖孝义家。堂檐白日暖,上下静无哗。以此托躯羽,祸福审不差。谁云知数历,俗士义之夸。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