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文徵明的《怀九逵》
拼音和注音
yǔ xǐ bì táo sān yuè jǐn , fēng chuī luò rì wǔ hú x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三月:三月sānyuè∶格里历即阳历每年的第三个月[thethirdmonthofthelunaryear,thethirdmoon]∶农历阴历每年的第三个月,第三个朔望月∶三个月
碧桃:碧桃bìtáo一种供观赏的桃树,花重瓣,有白、粉红、深红等颜色
落日:(名)夕阳:~余晖。
五湖:1.古代吴·越地区湖泊。2.江南五大湖的总称。3.指洞庭湖。4.指隐遁之所。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原诗
春来相见一何稽,病里相思意欲迷。
雨洗碧桃三月尽,风吹落日五湖西。
眼中人物如公少,乡里声名愧我齐。
老大未忘乘驷马,仙桥待与长卿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