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攀龙的《录别(其七)》
拼音和注音
nǔ lì shì zhàn chǎng , lèi xià fù wú shí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无时:不定时,随时。不知何时。不逢时会。没有一刻;无有一时。
战场:(名)两军交战的地方:上~|商场如~。
努力:(动)把力量尽力使出来:~赶上|~钻研|~学习。[近]尽力|发愤。[反]懈怠。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明月促曙光,众星西北移。
游子工早行,起问夜何其。
揽衣出门去,长当渴与饥。
蒺藜穿我履,严霜薄我肌。
别离矜盛年,老至不自知。
努力事战场,泪下复无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