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雨中

茱萸房重雨霏微,去国逢秋此恨稀。
目极暂登台上望,心遥长向梦中归。
荃蘪路远愁霜早,兄弟乡遥羡雁飞。
唯有多情一枝菊,满杯颜色自依依。

作品评述

译文:在九月的雨中,茱萸房里雨雾朦胧,离开故乡遇到秋天的此刻的思念稀少。眼睛远方登上台望,心灵遥远长在梦中回归。茶蔓的路程遥远忧愁霜早,兄弟的故乡遥远羡慕雁飞。只有这多情的一枝菊花,满满一杯色彩自依依。

诗意: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徐铉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人描绘了一个在雨中思念故乡的情景,表达了远离故土的思乡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故乡家人的思念之情。最后,诗人将思念之情寄托在一枝多情的菊花上,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无尽思念之情。

赏析:这首诗以雨中的景象作为背景,通过表现诗人离开故乡思念之情,展现了离乡背井的苦楚和思乡之情。诗人用简洁凝练的语言,通过选择性的描写,表现出了内心的情感。诗中的茱萸房,茶蔓的路,兄弟乡,雁飞等细节,更加丰富了诗歌的意境。最后,诗人将思念之情寄托在一枝多情的菊花上,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深深的情感,给人以深远的思考。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眷恋之情,揭示了离乡的艰辛和心中的思念之情,令人感受到作者深情厚意。

作者介绍

徐铉(九一七~九九二),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早岁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又与弟锴并称“二徐”。仕南唐,累官至吏部尚书。入宋,爲太子率更令。太宗太平兴国初,直学士院。八年(九八三),出爲右散骑常侍,迁左常侍。淳化二年(九九一),以庐州女僧道安诬陷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三年,卒于邠州,年七十六。着有文集三十卷,又有《稽神录》(一说出于门客蒯亮之手)、《质疑论》等。《宋史》卷四四一有传。 徐铉诗今存七卷,见于三十卷本《徐公文集》(一名《骑省集》)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二一、卷二二。今以《四部丛刊》影印清黄丕烈校宋本(《徐公文集》三十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骑省集》三十卷,简称四库本)、《四部备要》排印宋明州本(《骑省集》三十卷,简称备要本)、徐乃昌影宋重刊本(《徐公文集》三十卷,简称徐本),参校《全唐诗》(中华书局排印本)、《玉壶清话》(中华书局排印本)所收诗。并从《东轩笔录》(中华书局排印本)等录得集外诗,编附卷末。

诗词推荐

药辨君臣医或误,花旌王后俗徒奢。早兰晚蕙真兄弟,我与二难分等差。

皇帝仁孝,总临万方。褒一其观,日严以庄。龙兗翼翼,玉书煌煌。傅之亿世,休有烈光。

烟收雾敛翠成园,来助幽亭眼界奇。衲子若于山索句,稜稜瘦骨不禁诗。

高梧一叶下秋初,迢递重廊旧寄居。月过碧窗今夜酒,雨昏红壁去年书。玉池露冷芙蓉浅,琼树风高薜荔疏。明日挂帆更东去,仙翁应笑为鲈鱼。

仙家瑶林天,移来在江国。谁欤境中人,山立而玉色。

秋草更绿秋林衰,长安游客未成衣。凄凄斗欲变寒色,一夜独语看灯辉。

吴儿能刺舟,其驶剧飞鸟。行行固莫留,望进前山小。家贫吾不忧,身计尔自了。何当还里门,拜庆期秋杪。

谁家秋夜捣衣声,遥忆良人在戍营。野宿貔貅天一角,树移乌鹊月三更。怨怀想像闺中切,逸韵悠扬枕上清。砧杵催成岁迟暮,换时亦觉壮心惊。

二十四番风信,四百八寺楼台。何似草堂梅燕,同人先探春回。

欲谈无应莫吾容,悔不居身可否中。尽日小斋何所乐,芭蕉宜雨竹宜风。

里社久相於,深知我计疏。壮怀方磊磊,别语又渠渠。竟日犹传箭,何时可荷锄。烦君看三径,松与菊何如。

藓壁轻飞雾雨寒,一帘清漱玉珊珊。游鳞莫羡层澜去,镂雪雕冰满肺肝。

金与水,相见两交并。复卦发爻依刻漏,壶中日月结成形。沧海几回

福田资象德,圣种理幽薰。不持金作缕,还用彩成文。朱青自掩映,翠绮相氤氲。独有离离叶,恒向稻畦分。

皇念有神,介我戬彀。登时休明,有此美禄。酌言献之,有飶其香。神兮燕娭,醉此嘉觞。

竹如鹤脚瘦交加,惊识英英玉露沙。一见已知仙同健,高於越箭更无差。

矻矻秭归山,长身困远官。旧租无折变,新路有平宽。报以孙将子,森然玉与兰。自随梅福去,云外跨飞鸾。

弱年知己少,前路主人稀。贫病期相惜,艰难又忆归。事成应未卜,身贱又无机。幸到龙门下,须因羽翼飞。

薛侯故乡处,五老峰西头。归路秦树灭,到乡河水流。看君马首去,满耳蝉声愁。献赋今未售,读书凡几秋。应过伯夷庙,为上关城楼。楼上能相忆,西南指雍州。

五十年间事,浑如晓梦馀。三郎南内里,何况老家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