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刘贡父独直省中

明窗畏日晓先暾,高柳鸣蜩午更喧。
笔老新诗疑有物,心空客疾本无根。
隔墙我亦眠风榻,上马君先锁月轩。
共喜早归三伏近,解衣盘礴亦君恩。

作品评述

《次韵刘贡父独直省中》是苏轼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明窗畏日晓先暾,
高柳鸣蜩午更喧。
笔老新诗疑有物,
心空客疾本无根。
隔墙我亦眠风榻,
上马君先锁月轩。
共喜早归三伏近,
解衣盘礴亦君恩。

译文:
明亮的窗户怕太阳的早晨光普照,
高高的柳树传来蜩螗的鸣叫更加嘈杂。
我老了的笔写下新的诗,怀疑其中有些讯息,
我空虚的心志和作客一样,都没有根基。
我隔着墙也躺在风榻上安睡,
你骑马出门,先锁上月亮的轩窗。
我们都欢喜你早日回家,三伏天即将过去,
解开衣襟,展开才华,这也是你的恩赐。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苏轼在省中(官方住所)的闲适生活和对刘贡父的思念之情。他通过描绘明亮的窗户、高大的柳树和蜩螗的鸣叫,展现了夏日的清晨景色。苏轼感到自己的笔墨已经老去,但他仍然写下了新的诗作,表达了他对文学的执着和对文字中所蕴含的信息的怀疑。他将自己的心境比作一个无根的客人,感到内心的空虚。然而,他与刘贡父隔着墙互相思念,苏轼也在等待着刘贡父回家。最后,他表达了对刘贡父早日归来的欢喜之情,同时也感恩刘贡父对他的关怀和支持。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苏轼内心的思考和情感。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寓意的比喻,诗词展示了苏轼对文字创作的探索和对友情的珍视。他的笔墨虽然老去,但他仍然保持着对写作的热情,同时对自己的创作产生了怀疑。他将自己的心境与一个无根的客人相比,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空虚。

诗词中的"隔墙我亦眠风榻"一句,展现了苏轼与刘贡父之间的情感联系。他们相隔一墙,但彼此思念,同样在等待着对方。"上马君先锁月轩"一句,则表达了苏轼对刘贡父尽快归来的欢喜之情。

整首诗词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苏轼对友情和家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创作的坚持和对生活的向往。它展示了苏轼对内心真实感受的抒发,同时也呈现了他对诗词创作的独特见解和表达方式。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枌榆离别几春秋,作计吴中只谬悠。回首故园三叹息,喜公归路两经由。怀乡谁不思邱首,游宦余方愧督邮。千里要忘未归去,家山时向梦中求。

小雅思深志不悲,反骚未与昔人违。五车谩苦君何益,三径都荒我未归。要过香垆双履步,却从彭蠡一帆飞。它年笑向张公子,应带烟霞满客衣。

晓来犹自雨冥冥。投晚却能晴。_娥为谁著意,洗得十分明。人自老,兔长生。酒徐倾。杯行到手,休更推辞,转眼参横。

岭下看山似伏涛,见人上岭旋争豪。一登一陟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

蜀山深处逢孤驿,缺甃颓垣芳草碧。家在江南妻子病,离乡半岁无消息。长安城门西去路,细霭斜阳芳草暮。尊前一曲渭城歌,马蹄万里交河戍。人生误计觅封侯,芳草愁人春复秋。只愿东行至沧海,路穷草断始无愁。

大喜与大忧,二者莫能寐。二者若能寐,何忧事不治。

星冠懒带,鹤氅慵披,色心顿起兰房。离了三清归去,作个新郎。良宵自有佳景,更烧甚、清香德香。瑶台上,便玉皇亲诏,也则寻常。常观里、孤孤令令,争如赴鸳闱,夜夜成双。救苦天尊,你且远离他方。更深酒阑歌罢,殢玉人、云雨交相。问则甚,咱门这里拜章。

蜀庄鸣飞隘九区,超然岂止山泽臞。荒台古井无处所,行子但觅房公湖。

把酒留君听琴,那堪岁暮离心。霜叶无风自落,秋天不雨多阴。人愁荒村路远,马怯寒溪水深。望尽青山犹在,不知何处相寻。

这边那圉总难逢,一句无私不处中。红日暮沉西嶂外,空留孤影照溪东。

无一能攀古圣贤,仅能澄净一腔天。新於梅畔见无极,久何心中阅逝川。文畅惠勤同锡饭,东园甪里共衾眠。仪秦肩谷难参错,莫怪香山去学禅。

三袭觚坛夜未央,金支蟾彩共荧煌。凤舆遥憩壝门次,翟尾交分褥路香。星魄媪神联绀席,文宗武祖侑瑶觞。万灵醉止纯休集,方信周家骏命长。

画船终日扒沙行,已去齐州一月程。千里相随是明月,水西亭上一般明。

古岸涵碧落,--陆龟蒙虚轩明素波。坐来鱼阵变,--皮日休吟久菊□多。秋草分杉露,--嵩起危桥下竹坡。远峰青髻并,--陆龟蒙□□□髯和。赵论寒仍讲,--皮日休支硎僻亦过。斋心曾养鹤,--嵩起挥翰好邀鹅。倚石收奇药,--陆龟蒙临溪藉浅莎。桂花晴似拭,--皮日休荷镜晓如磨。翠出

忿怼及韩驷,荒唐入郢鞭。乐生端可拜,宁死不谋燕。

君去不来久,悠悠昏又明。片心因卜解,残梦过桥惊。圣泽如垂饵,沙场会息兵。凉风当为我,一一送砧声。

春事日相催,红尽浅桃深杏。可惜窥园无暇,任绿苔封径。凭谁说与雨和风,休要太狂横。等待禁烟予告,要选幽寻胜。

时光潜去暗凄凉,懒对菱花晕晓妆。初坼秋千人寂寞,后园青草任他长。

拂晓匆匆马首东,嫩寒初破酒无功。自知雾帽清珠湿,少立霜桥脆玉鬆。

太少城中敛板初,识公鸾鹄自清癯。持心要是忠厚者,遇事决非章句儒。豺豹俗前终落爪,参辰无地可弯弧。他年白鹤同归否,犹有髯龙老未枯。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