缟衣者少年,云是太守子。

出自清代钱澄之的《建昌守》

出自清钱澄之的《建昌守》

拼音和注音

gǎo yī zhě shào nián , yún shì tài shǒu zi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少年:指年龄在十岁上下到十五六岁阶段的人。

缟衣:白绢衣裳。用以比喻洁白的梅花或羽毛。旧时居丧或遭其他凶事时所著的白色衣服。

钱澄之

钱澄之(1612~1693),初名秉镫,字饮光,一字幼光,晚号田间老人、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 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钱澄之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钱澄之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亦有研究。


原诗

昔过三衢市,狼狈史司理。

为言旴城破,我走太守止。

缟衣者少年,云是太守子。

凶耗传未真,旁皇失坐起。

虽无涕泪悬,意色不忍视!

今闻旴人言,捐躯公素矢。

被缚入武昌,还闻骂贼死。

骸骨委江城,亲戚复谁恃!

不知缟衣儿,曾否负归里?

诗词推荐

东都有人持汉斧,南国无人系周圄。未从刀锯宥者三,先即桁杨听之五。五三异念同一仁,圣贤典故公日新。心从仁上勘得道,笔与民间点为春。百未试一刑几厝,忘其劳绩况恩数。天语疑由公出然,公心默与天通故。持平已遂留何须,责难未了归可图。课效九章三章外,游心千古万古初。

此堂纵逐人俱废,亦有阳冰篆字存。

悟色身无染,观空事不生。道心长日笑,觉路几年行。片月山林静,孤云海棹轻。愿为尘外契,一就智珠明。

木正乘春肯告劳,并持葱郁护神皋。晓风递暖何妨细,宿雨留云未许高。向密垂杨能碍箭,斗长芳草欲争袍。东城胜具应撩治,就趁寻花作宴醪。

殷红浅碧旧衣裳,取次梳头暗淡妆。夜合带烟笼晓日,牡丹经雨泣残阳。低迷隐笑原非笑,散漫清香不似香。频动横波嗔阿母,等闲教见小儿郎。

我搴空门秀,得之古疏山。斯人器玉壶,中有宝月寒。四壁澹相对,安身一蒲团。玲珑六窗静,竟日心猿閒。时从禅那起,游戏于笔端。当其参寻时,恣意云水间。松风漱齿颊,萝月入肺肝。政使不学诗。已见诗一斑。况复用心苦,俗氛何由干。今晨出数篇,秀色若可餐。清妍梅著雪,圆美

菌生枝上雨,龙起穴中雷。怪影漫溪侧,寒根缠石回。

啄黍黄杂没骨肥,绕篱绿橘缀枝垂。新酿酒,旋裁衣,正是昏男嫁女时。

多能倾相府,高义著房州。脱略通侯贵,追随逐客游。敢论当世比,曾向古人求。怊怅今楼护,黄泉已再秋。

小儿弄笔不能嗔,涴壁书窗且当勤。闻彼梦熊犹未兆,女中谁是卫夫人。

千重钩锁撼金铃,万颗真珠泻玉瓶。恰值满堂人欲醉,甲光才触一时醒。

夜寒枕席跳霰珠,夜深我睡霰亦无。未晨仆起萦炊火,怪见满地琼瑶铺。我行至此不得止,但倚红酒为先驱。路逢十店九闭户,苦寒正自无薪刍。终然著地即化去,造物何用劳工夫。前山欲融未融处,玉龙浮动青珊瑚。藤梢竹刺时点缀,寒食野花栖路隅。小车行雪真有益,平生看画无此笔。

微管仲其左衽矣,捨安石如苍生何。须君快草三秦檄,尽为先生祛宿疴。

苏小门前柳带烟,暖沙晴日水如天。杏糜供作宜春酒,榆荚分为买笑钱。垂柳绿遮骑马路,落花红衬钓鱼船。杜鹃不解游人意,催尽韶光又一年。

黄花犹未拆霜枝。今年秋较迟。六么催泛玉东西。登高庆诞时。神仙事,古来稀。且为千岁期。戏莱堂上两庞眉。何妨举案齐。

遮眼文书倦,可人亲友赊。寸疏无更有,鸦断直还斜。两鬓宁禁白,余生孰可涯。关余三作径,愧尔五其车。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

?此诗卷十五已收,为“赠常州报恩长老二首”之第二首。?

羁步局重城,流观狭四野。高高见西山,乡愁冀倾写。天际望不极,延伫一潇洒。落叶归故根,山云满楸郤。无情尚有适,何以慰离者。

昨从北邙山下过,旋移狼纛驻鸡笼。此身已是邻尸冢,又欲飞投鼎鑊中。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