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乌鹊桥头闹,应是人家出户迎。

出自元代萨都剌的《腊尽过练湖》

出自元萨都剌的《腊尽过练湖》

拼音和注音

míng cháo wū què qiáo tóu nào , yīng shì rén jiā chū hù yí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明朝:1.明天早晨。2.明日、隔天。

鹊桥:相传每年七夕,为了让织女渡过天河与牛郎相会,喜鹊会飞聚起来,搭成跨越天河的桥道,称为「鹊桥」:~相会(比喻夫妻或情人久别后团聚)。搭~(比喻为男女撮合婚姻)。

人家:(名)①住户:这个村子有百十户~。②家庭:勤俭~。③指女子未来的丈夫家:她已经有了~儿了。

桥头:桥的两头;桥的近岸部分。

萨都剌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原诗

独倚牙樯数客程,残年风景足乡情。

寒天半夜无人语,明月满船闻雁声。

云外好山如有约,烟中野树不知名。

明朝乌鹊桥头闹,应是人家出户迎。

诗词推荐

夫子胡为者,行吟颇自奇。少年应苦学,今日定何之。天地空羸马,肝肠饱旧诗。江边餬口掾,风雨共凄凄。

烟雨晚晴天,零落花无语。难话此时心,梁燕双来去。琴韵对薰风,有恨和情抚。肠断断弦频,泪滴黄金缕。

落红庭院绿池塘,语燕啼莺亦可伤。霁柳吹花春已老,暝槐成幄日初长。

絮雪纷纷不自持,乱愁萦困满春晖。有时穿入花枝过,无限蜂儿作队飞。

立着巫娥多少时,安排云雨待清词。酒酣鲁叟频相忆,曲罢周郎尚不知。海鹞无踪飞过速,云龙有报发来迟。从今莫入寻春会,为欠梅花一首诗。

净碧山光冷,圆明露点匀。渚莲丹脸恨,堤柳翠眉颦。蝉已送行客,雁应辞主人。蝇蚊渐无况,日晚自相亲。

拜赐头衔号放翁,家传不墬散人风。问年已过从心後,遇境但行无事中。马老岂堪空冀北,鹤飞犹得返辽东。道傍跌宕烦君看,阅尽时人脸尚红。

才惜季方去,又更别元方。惊心天上双凤,接翅下高冈。万里瞿塘烟浪,一片昭亭云月,渺渺正相望。夜雨连风壑,此意独凄凉。杜鹃声,犹不住,搅离肠。黄鸡白酒,吾亦归兴动江乡。人事纷纷难料,世事悠悠难说,何处问穹苍。肯落儿曹泪,一笑付沧浪。

平生嘿识玩诗昌,对客挥毫底未忘。只恐韩陵读碑客,诮君草草诮吾狂。

送春仍恨酒杯乾,今夕休眠到漏残。歌舞纵无供笑语,宾朋犹有近门阑。伤心已讶千林绿,转眼还看万叶丹。节去节来君莫问,诗盟从此勿令寒。

一从持钵别,更未到人间。好静居贫寺,遗名弃近山。雨前缝百衲,叶下闭重关。若便浔阳去,须将旧客还。

南行随越僧,别业几池菱。两鬓已垂白,五湖归挂罾。夜涛鸣栅锁,寒苇露船灯。去此应无事,却来知不能。

点缀秋光野景妍,侵寻暝色莽无边。犹看矮屋衔残照,渐送疏林没晚烟。眺远浑疑天拍地,追欢端欲日如年。义山此意吾能会,不适驱车一惘然。

垂髫相见舜江滨,荏苒俄惊过五旬。顾我颓龄真似叶,讶君长鬣亦如银。万金安得神仙药,一笑重回旧日春。纵使星星还复出,不妨时作少年人。

盛德师千古,高名满四方。位登三品贵,身任百夫防。公在衣冠衙,公归远近伤。哀荣终始事,褒典在徽章。

楚乡春晚,似入仙源。拾翠处、闲随流水,踏青路、暗惹香尘。心心在,柳外青帘,花下朱门。对景且醉芳尊。莫话消魂。好意思、曾同明月,恶滋味、最是黄昏。相思处,一纸红笺,无限啼痕。

一洗干戈眼,舟穿乱石间。不因深避地,何得饱看山。江溃重围急,天横一线悭。人言三峡险,此路足追攀。

日出过山头,日入宿山下。我行山亦行,隐隐似奔马。朝昏山送迎,山意自倾写。借问征途间,谁如此山者。

洞门苍藓合,逼仄不容身。传有虚明处,中藏窈窕人。吹笙桥上月,拾翠洞南春。往往来山下,萧然雨洒尘。

西南英誉满簪绅,安富尊荣孰儗伦。世上种成无限果,人间赢得自由身。手提日月超千劫,心隘乾坤等一尘。尘笑盈庭争祝颂,儿童犹复咏松椿。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