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评述
诗词:《卜算子》
朝代:宋代
作者:俞国宝
翦烛写香笺,拨火温寒醑。
门外东风将我愁,欲作三更雨。
夜夜玉楼心,日日长亭路。
豆蔻花开信不来,尘满金钗股。
中文译文:
剪断蜡烛,写下香笺,调火温热酒碗。
门外的东风让我感到忧愁,希望可以下起深夜的雨。
每个夜晚都在玉楼思念,每个白天都在长亭等待。
豆蔻花开了,但信件却迟迟不到,金钗沾染了尘土。
诗意和赏析:
《卜算子》描绘了一个思念深重的女子内心的情感体验。诗中通过几幅生动的画面,抒发了作者因思念而忧愁的心情。
首句描述了作者独自一人剪短蜡烛,写下思念之情的香信。接下来的一句描述了作者拨火温热酒碗,以此来温暖寒冷的内心。这两句营造了一种情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温暖和孤独。
接下来的两句借助东风的形象,表达了作者的忧愁和期待。东风为春风之意,象征着希望和新的开始。而作者却因思念之情而感到忧愁,希望天空可以下起深夜的雨,以宣泄内心的情感。
后面两句揭示了作者每个夜晚都在玉楼思念,每个白天都在长亭等待。玉楼和长亭是两个象征性的地点,分别代表着作者的渴望和等待。这种对爱人的思念和等待强烈而执着,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痴情和坚守。
最后两句描述了豆蔻花已经开放,却没有收到期盼已久的信件,金钗也被尘土染污。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由于长久的等待而导致的失望和伤感。
整首诗以简短的句式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作者思念之情的表达。通过艺术的手法,表现了爱情的复杂与矛盾,诗词中蕴含了一种忧愁、渴望和坚守的情感,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共鸣和对人生感悟的启示。
作者介绍
俞国宝的著述
《武林旧事》卷三载:淳熙十二年(1185),太上皇高宗一日游西湖,见酒肆屏风上有《风入松》词云:“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花边。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垆前。红杏香中箫鼓,绿杨影里秋千。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髻云偏。画船载取春归去,馀情寄、湖水湖烟。明日再携残醉,来寻陌上花钿。”高宗驻目称赏久之,宣问何人所作,乃大学生俞国宝醉笔也。高宗笑曰:“此调甚好,但末句未免儒酸。”因为改定云“明日重扶残醉”,则迥不同矣。即日予释褐(脱去平民衣服,喻始任官职)。况周熙《蕙风词话》卷二谓俞词“第流美而已。顾当时盛传,以其句丽可喜,又谐适便口诵,故称述者多”。
他的词虽不多见,却写得旖旎多姿,极有情致,深受读者喜爱。《全宋词》中,收录其词作三十首,《补遗》存九首。《文献通考》传于世。事见《武林旧事》卷三《西湖游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