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政少卿邵公挽辞三首

屡试循良政,兼推干裕才。
惠和绥列郡,风绩振行台。
始见彤襜去,遄惊画翣回。
甘棠犹蔽芾,高陇已崔嵬。

作品评述

《致政少卿邵公挽辞三首》是苏颂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屡试循良政,兼推干裕才。
惠和绥列郡,风绩振行台。
始见彤襜去,遄惊画翣回。
甘棠犹蔽芾,高陇已崔嵬。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颂写给政务官员邵公的挽辞。诗人表达了对邵公在政务上的多次尝试和追求良政的赞赏,同时也推崇他在干练且富有才华方面的优点。邵公在管理列郡时,使其变得富庶、安定,政绩显赫,国家的声誉也因此而振兴。然而,邵公即将离开政务,这使诗人感到惊讶和遗憾。诗人用花纹褶裙和画翣(绣带)来比喻邵公的离去,彰显了他的高雅品味和令人留恋的形象。尽管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盛开的甘棠花和高耸入云的陇山,但邵公的离去使这些事物也显得无足轻重。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抒发了诗人对邵公的敬意和离别之情。苏颂通过对邵公在政务上的不懈努力和杰出才能的赞美,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政务官员的德行和能力。同时,诗中描绘的邵公离去的场景,以及对花纹褶裙和画翣的象征运用,给人一种深深的离别之感。诗人通过对甘棠花和陇山的描绘,暗示了离别所带来的遗憾和无奈。整首诗既表达了诗人对邵公的赞美和敬意,又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和失落之情,给人一种深情的艺术享受。

这首诗词体现了宋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追求,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绘和象征意义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政务和友情的关注和思考。同时,诗人对离别之情的抒发也使整首诗增添了一种深沉的意境和情感共鸣,使读者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的心灵共鸣。

作者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诗词推荐

翠盖亭边春色归,还来把酒及开时。坐无车公欢意少,犹得风前读好诗。

白石春泉满。黄金新埒开。戚里车先度。兰池马即来。落花承舞席。春衫拭酒杯。行厨半路待。载妓一双回。

政革秦馀暴,文兴汉德优。中经虽并集,逸典更旁求。使节褒遗训,儒林补大猷。家无藏壁恨,人弭挟书忧。深穴资遐览,燃藜伫对雠。因斯流略盛,终古冠缇油。

试与专城定著勋,何曾闲冷坐忘君。旧来云梦元无际,此段风流独有闻。世故自怜生仲达,人谁不念故将军。等闲莫露鞭笞手,准拟羝羊或败群。

金钱晕花山中奇,七日雾雨人不知。一朝跃出从於菟,毛群惊骇光陆离。钓竿在手身在野,未用声名动天下。久幽则见理则然,世间岂有终藏者。道人见笑皮为灾,羔裘要袖孰剪裁。男儿独患无文尔,圣世何忧不遇哉。

十年太守桐江郡,万首新诗陆放翁。

役役炎凉态,悠悠道路赊。情怀知老大,梦幻阅纷华。搅思云边树,供愁雨外花。生涯书一束,到处即为家。

白盖微云一径深,东峰弟子远相寻。苍苔路熟僧归寺,红叶声乾鹿在林。高阁清香生静境,夜堂疏磬发禅心。自从紫桂岩前别,不见南能直至今。

过了元宵到晓钟,一年乐事又成空。杯行不用深辞醉,明日君西我亦东。

南徐城古树苍苍,衙府楼台尽枕江。甘露钟声清醉榻,海门山色滴吟窗。直庐久负题红药,出镇何妨拥碧幢。闻说秋来自高尚,道装筇竹鹤成双。

恕斋且袖经纶手,他日能容吏吐茵。四壁琴书供宴坐,一言佩服要终身。襟怀但令有馀地,刀笔从教不若人。想得清尊及闲暇,宾僚相对面生春。

问湘君何处翱游,怎弭节江皋,江水东流。薜荔芙蓉,涔阳极浦,杜若芳洲。驾飞龙兮兰旌蕙绸,君不行兮河故夷犹。玉佩谁留,步马椒丘,忍别灵修。

梦中行路惊崩颓,下坂九折车轮摧。忽然眼开百险失,方知行处息如雷。

诸公可叹善谋身,误国当时岂一秦。不望夷吾出江左,新亭对泣亦无人!

朝旦微风吹晓霞,散为和气满家家。不知容貌潜消落,且喜春光动物华。出问池冰犹塞岸,归寻园柳未生芽。摩娑酒瓮重封闭,待入新年共赏花。

一席清溪上,深衣雪鬓翁。挥犀谈孔氏,释菜礼宣公。堂馔淮鲜白,宾筵楚醴红。花台无羔否,回首几春风。

海棠妙处有谁知,全在胭脂乍染时。试问玉环堪比否,玉环犹自觉离披。

世间无此娉婷,玉环未破东风睡。将开半敛,似红还白,余花怎比。偏占年华,禁烟才过,夹衣初试。叹黄州一梦,燕宫绝笔,无人解、看花意。犹记花阴同醉。小阑干、月高人起。千枝媚色,一庭芳景,清寒似水。银烛延娇,绿房留艳,夜深花底。怕明朝、小雨濛濛,便化作燕支泪。

山郡上元荣乐事,大开金地作遨场。烟云向晓谁教霁,灯烛乘春自有香。紫陌荧煌随步远,彩棚佳丽斗眉长。游人莫惜酬高直,买取银蟾一寸光。

河分岗势司空曙,春入烧痕刘长卿。不是师兄偷古句,古人诗句犯师兄。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