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两眼碧,一面黄。
舌头不掉,鼻孔难藏。
老兔静弄魄,灵犀通得光。
历历机感兮,何用思量。

作品评述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是宋代释正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两只眼睛碧绿明亮,一张面孔金黄辉煌。
舌头不停地动,鼻孔难以掩藏。
老兔子静静地玩弄自己的神魄,灵犀通达光明。
机智的感悟连连涌现,何需过多思量。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禅修者或者禅宗大师的形象。禅人的眼睛明亮而有神,面色黄金般辉煌。他的舌头不停地念诵佛号,鼻息平稳,意味着他内心平和、专注。老兔子是一种象征禅宗的形象,指代禅修者在静默中探索自己的内心。禅人通过冥想和修行,使自己的灵性通达光明的境界。他对机智的感悟迅速而敏锐,不再需要过多的思考和分析。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明了的形象描写,表达了禅修者的境界和修行的特点。禅人的眼睛碧绿明亮,象征着他内心的清明和智慧。面孔金黄辉煌,则代表着他的精神和境界。禅人的舌头不停地念诵佛号,意味着他专注于当下的修行,追求内心的安宁与解脱。鼻孔难以掩藏,显示出禅人的内心平和和深层次的呼吸调控。老兔子静静地玩弄自己的神魄,表达了禅修者在静默中探索自己内心的过程,追求灵性的觉醒。禅人的灵犀通达光明,表示他通过修行与禅悟,超越了世俗的束缚,达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诗中所言的机感兮,指禅人通过禅定和觉悟,对世间万象有着敏锐的感悟力,不再需要过多的思考和分析,从而达到了超越思维的境界。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通过形象的描写,传达了禅修者的境界和修行的内涵。禅人通达灵犀,豁达超然,展现了禅宗的特质和禅修者的境界,同时也启发人们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超越纷繁的思绪和执着,获得心灵的解放和觉醒。

作者介绍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拂匣收珠佩,回灯拭薄妆。莫嫌春夜短,匹似楚襄王。

昨朝景气如暑天,僮仆流汗衣裘单。安知向晓暴风作,一变阳春成大寒。此时结友寻名山,伶俜徒步水石间。棘刺罥衣行路难,枯藤寿柏同樊援。惊沙击眼百箭攒,时得闪烁窥林峦。景仁年长力更孱,牵衣执手幸不颠。仍闻旁谷有伏虎,赖得与君俱早还。

杨柳褪金丝,艳杏摇红影。欲雨还晴二月天,春色浑无定。晓梦不堪惊,午昼新来永。一掬归心万叠愁,空惹长亭恨。

漫向寒炉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夕阳吹角最关情。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中无伴怕君行。

晦以昭明德,怯以成勇功。用拙巧莫尚,持静动攸宗。惟柔养真刚自下升高崇。虚可使实积,小乃与大通。守约博有归,味淡甘无穷。万里以是观,一心须自融。戒哉骄与盈,外强中空空。

斯文推旧德,忧国变华颠。夙夜劳三事,东西止百年。温辞联册秘,良史大都传。他日贤臣垅,心知望圃田。

费尽胭脂画牡丹,翻新花样入时难。覆瓿吾与君犹彼,他日何人访冷摊。

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雨初晴。客中下第逢今日,愁里看花厌此生。春色来年谁是主,不堪憔悴更无成。

一囊书重百馀斤,邮吏宁知去计贫。莫讶偏吟望乡句,明朝便见岭南人。

泽国春多雨,阅月殊未止,皇天俄悔祸,畀以晴甲子。山川相炳焕,桑柘郁千里。垄麦行可获,吴蚕亦三起。床头醅瓮香,大杓泻浮蚁。醉醒日已晡,长歌识吾喜。

深山大雪懒开门,门径行踪自尔新。无酒御寒虽寡况,有书供读且资身。便均情爱同诸弟,莫更生疏似外人。昼短夜长须强学,学成贫亦胜他贫。

张公画龙人不识,笔法远自僧繇得。挂向高堂神鬼惊,恍惚电光来破壁。夜当渤澥开笔力,元气淋淫浸无极。吞吐日月天地昏,摩荡云雷太阴黑。江翻石转窈莫测,雪涛卷空铜柱侧。洞庭扶桑非尔谁,颠倒沧溟为窟宅。乃知前图只数尺,坐令万里起古色。何当置我君山湖上之高峰,听此老翁

一泓已脱归涔水,万顷初惊广莫乡。且向江湖成自在,幸因风雨得腾骧。

君在江东我水西,君今北去我南归。竹孙和客凌风瘦,梅子偏他得雨肥。莺啭好声归酒斚,花分红影上人衣。相看莫作皱眉别,期子秋高赋式微。

素志青云已贴然,风霜苦处涉层巅。不知未第方夫子,独抱遗经议圣贤。

游从二年中,离阔三百日。政自迹如疏,不妨心故密。

羽客已登云路去,丹砂草木尽凋残。不知千岁归何日,空使时人扫旧坛。

外湖莲子长参差,霁山青处鸥飞。水天溶漾画桡迟,人影鉴中移。桃叶浅声双唱,杏红深色轻衣。小荷障面避斜晖,分得翠阴归。

屋山无笋圃无蔬,釜冷樽空客至疏。说与厨人稀作粥,老夫留腹要盛书。

修竹凝妆,垂杨驻马,凭阑浅画成图。山色谁题?楼前有雁斜书。东风紧送斜阳下,弄旧寒、晚酒醒馀。自消凝,能几花前,顿老相如。伤春不在高楼上,在灯前攲枕,雨外熏炉。怕舣游船,临流可奈清臞?飞红若到西湖底,搅翠澜、总是愁鱼。莫重来,吹尽绵,泪满平芜。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