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起居挽辞二首

地席贤王宠,官分右掖司。
文华天所赋,政事吏为师。
始见良言进,俄惊哲士萎。
平生公辅业,所赖圣明知。

作品评述

《钱起居挽辞二首》是苏颂创作的两首挽辞诗,描写了苏颂对钱起居的追思和怀念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第一首:

地席贤王宠,
官分右掖司。
文华天所赋,
政事吏为师。

译文:
地位崇高,受到贤明君王的宠爱,
官职分配在右掖司。
天赋才华,受到上天的赐予,
在政务中,吏部成为我的良师。

诗意:
这首诗以苏颂对钱起居的挽辞之情为主题,描绘了钱起居在朝廷中受到重用和宠爱的景象。地位崇高,官职显赫,被赋予了文华天赋,政务上得到了吏部的教诲。表达了苏颂对钱起居才能和执政能力的赞赏和敬仰。

赏析:
诗中以地席、贤王、右掖司等词语描绘了钱起居在朝廷中的显赫地位和地位的尊贵。文华天所赋一句,表达了钱起居在才华方面的天赋异禀。政事吏为师一句,展现了苏颂对钱起居在政务方面的能力和才智的钦佩。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简洁,表达了苏颂对钱起居的深深怀念和对其才能的赞美。

第二首:

始见良言进,
俄惊哲士萎。
平生公辅业,
所赖圣明知。

译文:
刚刚听到良言进谏,
却突然惊觉哲士凋零。
一生致力于公辅之事业,
得益于君主的圣明才智。

诗意:
这首诗依然以苏颂对钱起居的挽辞之情为主题,表达了苏颂对钱起居聪明才智和在政务中的辅佐之功的赞美和感慨。诗中提到始见良言进,表达了苏颂对钱起居能够接纳良言的品质的称赞,但随即提到哲士凋零,表达了苏颂对钱起居屡次得罪哲士的遗憾和忧虑。最后一句表达了苏颂对钱起居的感激之情,认为自己在公辅的事业上所取得的成就,得益于钱起居作为君主的明智和聪明才智。

赏析:
诗中以始见良言进一句,表达了苏颂对钱起居能够接纳良言和建议的品质的称赞,同时以俄惊哲士萎一句,表达了苏颂对钱起居得罪哲士的忧虑和遗憾。平生公辅业一句,展现了苏颂在政务事业上的奉献和成就,所赖圣明知一句,表达了苏颂对钱起居明智才智的敬仰和感激之情。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苏颂对钱起居的感激和对其才智的赞美,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这两首挽辞诗《钱起居挽辞二首》以苏颂对钱起居的追思和怀念之情为主题,通过描绘钱起居在朝廷中的地位和才能,表达了苏颂对他的敬佩和赞美。诗词简洁明了,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钱起居的深厚感情和对其在政务中的卓越才干的钦佩。这两首诗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既展示了苏颂的文采才华,又表达了他对钱起居的美好回忆和感激之情。

作者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诗词推荐

宫殿沈沈锁碧云,仙葩相倚正敷芬。珠帘翠幄知多少,不碍清香处处闻。

雨罢新晴怯宿寒,一帘秋色满阑干。欲穷大地三千界,须上高峰八百盘。累世避人秦妇子,一时惊客汉衣冠,尘寰元有清吟处,便作三山蓬岛看。

战罢秋风笑物华,野人偏自献黄花。已看铁骨经霜老,莫遣金心带雨斜。

客鬓双蓬老拾遗,一灯明灭酒醒时。百年回首忽成梦,万窃有声皆是诗。残夜月枝乌未稳,故乡水草雁多饥。夹衣初试新霜冷,欲折黄花寄所思。

入夜暑气薄,辉辉星满空。钩帘倚新月,却扇受微凤。痟渴几时愈,浮楂何处通。轻生一快意,波浪五湖中。

万里共心论,徒言吾道存。奉亲无别业,谒帝有何门。水宿惊涛浦,山行落叶村。长安长梦去,欹枕即闻猿。

蚤行吴越得清名,岁久湘中始识君。人物自堪交仲父,才华端可继参军。一州从事曾游刃,万里封侯好策勋。江上今朝话离别,西风吹起楚天云。

便饶你、漫天索价,待我略地酬伊。

守土亲巴俗,腰章□汉仪。春行乐职咏,秋感伴牢词。旧里藏旧阁,闲门闭槿篱。遥惭退朝客,下马独相思。

九天驿骑下弓招,葵日丹心识就尧。鸾凤正应在阿阁,鶢鶋何事享箫韶。丘园有分容逋客,海岳无裨愧圣朝。老病不堪心力倦,甫田勿叹莠{上艹下乔}{上艹下乔}。

金马避世客,谈谐玩汉朝。石门抱关人,长往闭寂寥。丝虫日夜织,劳苦则以食。竹生罹斧斤,高林乃其贼。匏樽酌吾子,虽陋意不浅。土德贵重迟,水德贵深远。革能谈鲲鹏,晚乃得庄周。木雁两不居,相期无待游。

甲乙遇灾年,周隋送上弦。妖星六丈出,沴气七重悬。赤县空无主,苍生欲问天。龟龙开宝命,云火昭灵庆。万物睹真人,千秋逢圣政。祖宗玄泽远,文武休光盛。大号域中平,皇威天下惊。参辰昭文物,宇宙浃声名。汉后三章令,周王五伐兵。匈奴穷地角,本自远正朔。骄子起天街,由来

凭栏日日望归驺,书来了报潇洒游。卷书默坐泪自雨,弹向花上花替愁。想郎快意杨州鹤,风光何地非行乐。妾肠寸断郎岂知,独步苔阶空听鹊。风滤碧纱夜窗深,弄针灯下无心情。蜀罗一段茸五色,看定鸳鸯绣不成。妾貌留春春要去,妆镜孤鸾无力舞。辘轳咿哑残梦惊,晓嘶似是郎马声。

苑门深闭柳千条,银箭听残夜寂寥。戋刂下阶羞见影,不知斜月弄芭蕉。

铁团栾,无缝罅。上下三指,彼此七马。德山临济,眼见如盲,云门赵州,口说如哑。拄杖子,忍俊不禁,等闲捉败。休休尽法恐无民,且放天寒赦。

洛阳别离久,江上心可得。惆怅增暮情,潇湘复秋色。故山隔何处,落日羡归翼。沧海空自流,白鸥不相识。悲蛩满荆渚,辍棹徒沾臆。行客念寒衣,主人愁夜织。帝乡片云去,遥寄千里忆。南路随天长,征帆杳无极。

石莲峨峨横紫霄,中泻万丈银河水。安得大箭长八尺,欲与天神博于此。

戏将墨妙写烟云,晓起惊呼失素裙。尽洗当年羞涩态,从今不比旧羊欣。

七里滩头岁月增,汉家川谷几丘陵。祠堂吸许玄英配,此后寥寥见未曾。

数级崔嵬万木中,最堪影势似难同。栏杆夜压江心月,铃铎秋摇岳顶风。重叠画瞻遮世界,稀疏清磬彻虚空。有时问著禅僧路,笑指丹霄去不穷。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