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毛国镇白云庄五咏 掬泉轩

卜筑高深已有山,起居清润可无泉。
穿墙白练秋声细,照屋清铜晓色鲜。
已放鱼虾嫌跳掷,更除萍藻任漪涟。
只应明月中霄下,长共禅心相向圆。

作品评述

诗词:《和毛国镇白云庄五咏 掬泉轩》
朝代:宋代
作者:苏辙

卜筑高深已有山,
起居清润可无泉。
穿墙白练秋声细,
照屋清铜晓色鲜。
已放鱼虾嫌跳掷,
更除萍藻任漪涟。
只应明月中霄下,
长共禅心相向圆。

中文译文:
卜筑高深的房屋已如山峰耸立,
居住其中的清净宜无泉水。
穿越墙壁传来白练般细腻的秋声,
照亮房屋的清澈铜镜,拂晓的色彩鲜明。
已经放过鱼虾,不再因它们的跳跃而有所顾忌,
更将污浊的水草任其漂浮和涟漪。
只应该在明月从霄汉降下的时刻,
长久地与禅心相向、互相映照。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苏辙在宋代时期创作的作品,是为了和毛国镇白云庄的主人共同欣赏庄园之美而写的五首诗之一,这首题为《掬泉轩》。

诗中描绘了一个高深的房屋,仿佛是一座山峰耸立,居住其中的环境清净宜人,没有泉水的喧扰,生活恬静自然。墙壁之间传来的声音如同白练般细腻,将秋天的宁静氛围传递给人们。清澈的铜镜在拂晓时分反射出明亮的光彩,给房屋带来生机和活力。

诗人表达了对于禅心的追求和向往。他已经摒弃了世俗的纷扰,不再被鱼虾的跳跃所困扰,也将污浊的水草放任其漂浮,这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内心的净化和超脱。他认为只有在明月从高空降临的时刻,禅心才能与之相应,相互映照,达到内心的圆融和宁静。

整首诗以简约而含蓄的语言,展现了苏辙对于清净和禅意的追求。通过描写房屋和自然景物,他表达了对于心灵和谐、宁静的向往。这首诗在写景的同时,融入了禅宗的哲思,以清新的意境和深邃的内涵吸引读者,让人心生向往和思考。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枝南枝北出天然,雪艳烟痕若可怜。冰面峥嵘无向背,何尝有意向人妍。

故人穷越徼,狂生起悲愁。山海万里别,草木十年秋。鞭马广陵桥,出祖张漳州。促膝堕簪珥,辟幌戛琳球。短题自兹简,华篇讵能酬。无阶承明庭,高步相追游。南方荣桂枝,凌冬舍温裘。猿吟郡斋中,龙静檀栾流。薜鹿莫徭洞,网鱼卢亭洲。心安处处安,处处思遐陬。

江左风流人,安石颇巨擘。丝竹不去耳,用逃忧患域。陶琴不须弦,我辈所矜式。设逢东山翁,兕觥与浮白。

落日迷墟落,林霏隔树林。入门疑寺近,出谷听钟深。墐户觅安寝,隔篱谋浊斟。不眠还耿耿,百眠搅予心。

殷仁周寿缺圆形,释宝仙清笑乞灵。何限台阶隆爵位,谁堪鼎足并仪形。岁寒臭味松梅竹,乾象光芒日月星。野服不殊人品似,年年苹藻荐芳馨。

岩因更号震山居,台上犹存旧钓矶。一派沧浪真隐处,澄清尚可濯尘衣。

溶溶漾漾白鸥飞,绿净春深好染衣。南去北来人自老,夕阳长送钓船归。

折柳青门外。握兰翠疏中。绿苹骋春日。碧渚澹时风。

春雨初晴水拍堤,村南村北鹁鸪啼。含风宿麦青相接,刺水柔秧绿未齐。

自从新法行,尝苦樽无酒。每月宾月至,尽日闲相守。必欲丐于人,交亲自无有。必欲典衣买,焉能得长久。

为一□□□,□说妙莲华。清净法光明,透彻十二部。我□□□□,□□□曾说。是故秘密藏,藏在微尘中。有大□□□,□□□□卷。字义皆炳然,堂堂而秘密。或以糅□□,□□□□□。以其翰墨切,微细作佛事。胜眼若千□,□□□□海。说法从心起,复以心庄严。非小亦非大,□□

看著庄周枯槁,化为胡蝶翾轻。人见穿花入柳,谁知有体无情。

天教持斧下钱塘,来为苍生涤痏疮。胸次对天悬日月,笔端随地转冰霜。云山有分高名在,江水无情清议长。临别折梅嫌太俗,斲将冰雪荐琼觞。

荒村倚废营,投宿旅魂惊。断雁高仍急,寒溪晓更清。昔年尝聚盗,此日颇分兵。猜贰谁先致,三朝事始平。

十万旌旗闪绛云,三千龙虎镇雄军。师行不用传刁斗,夜半天鸡彻晓闻。

是山来自古,与世类相忘。雨染新苔翠,风吹老柏香。神仙多汉魏,祠像半隋唐。几许烟霞侣,相从老此乡。

菊花低色过重阳,似忆王孙白玉觞。今日王孙好收采,高天已下两回霜。

微臣何幸而经帷,宠渥便蕃亦例施。鸾凤惊飞高晋帖,夔龙会送借唐诗。灵鞠甘露排忧困,骏马雕鞍念老羸。自愧无功难称塞,孤臣耿耿只天知。

绿围红绕。一枕屏山晓。怪得今朝偏起早。笑道牡丹开了。迎人卷上珠帘,小螺未拂眉尖。贪教玉笼鹦鹉,杨花飞满妆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