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出自魏晋代西晋·李密的《陈情表》

出自魏晋西晋·李密的《陈情表》

拼音和注音

zǔ mǔ liú mǐn chén gū ruò , gōng qīn fǔ yǎng 。

翻译及意思

臣子李密陈言:我因命运不好,小时候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经过了四年,舅父逼母亲改嫁。我的祖母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便亲自对我加以抚养。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还不会行走。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既没有叔叔伯伯,又没什么兄弟,门庭衰微而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但祖母又早被疾病缠绕,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停止侍奉而离开她。

词语释义

祖母:称谓。尊称父亲的母亲。

抚养:(动)抚育并教养:~子女。[近]抚育。[反]遗弃。

孤弱:孤弱gūruò∶孤单薄弱。指势孤力弱孤弱的女子w∶指幼年失去父母的人∶孤苦无依的人

躬亲:(书)(动)亲自去做:事必~。

西晋·李密

李密(224年—287年),字令伯,一名虔,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幼年丧父,母何氏改嫁,由祖母抚养成人。后李密以对祖母孝敬甚笃而名扬于乡里。师事著名学者谯周,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传》。初仕蜀汉为尚书郎。蜀汉亡,晋武帝召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供养而力辞。历任温县令、汉中太守。后免官,卒于家中。著有《述理论》十篇,不传世。其生平见载《华阳国志》、《晋书》。代表作为《陈情表》。


原诗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愍一作:悯茕茕孑立一作:独立)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祖母一作:祖母刘)

诗词推荐

道大光今古,功成付圣明。超然群物表,但见四时行。

官属邃中书,朝班高太府。陈卿掉臂去,偃仰一茅宇。临池看鱼乐,坐树听鸟语。修竹手所载,薪萌争上土。天开重新运,圣作万物睹。会合如风云,吹嘘者龙虎。陈卿落閒处,问孰与为伍。毛颖传中人,渠侬适成五。诗章出咳唾,流派考宗祖。仲严更献酬,胸次非小户。览观不暇给,烂若

蜀王望蜀旧台前,九日分明见一川。北料乡关方自此,南辞城郭复依然。青松系马攒岩畔,黄菊留人籍道边。自昔登临湮灭尽,独闻忠孝两能传。

居洛八九载,投心唯二三。相逢各白首,共坐多清谈。人事已默定,世情曾久谙。酒行勿相逼,徐得奉醺酣。

宵直丹宫近,风传碧树凉。漏稀银箭滴,月度网轩光。凤诏裁多暇,兰灯梦更长。此时颜范贵,十步旧连行。

蚤岁游三舍,明经束九师。声名虽烜赫,科第竟差池。之子能传业,兴宗会有时。只今官冢地,看出印罍罍。

春风零落后,秋圃恨开迟。总是宜男草,傍人也未知。

叹息前人布政优,手栽松竹助清幽。当年拨土人何在,今日捎云势未休。直幹几排雷雨怒,细声常伴管弦愁。若为唤起王摩诘,画个浮休倚白头。

南州昔日称三楚,西国今闻又一秦。有爵与縻亡命贼,无才深愧具官臣。青冥鸾凤风尘隔,画省貔貅服色新。怅望令人忆李郭,谁能匡济想捐身。

绿杨芳迳莺声小。帘幕烘香桃杏晓。余寒犹峭雨疏疏,好梦自惊人悄悄。恁君莫问情多少。门外江流罗带绕。直饶明日便相逢,已是一春闲过了。

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虽有荷鉏倦。浊酒聊自适。日暮巾柴车。路闇光已夕归人望烟火。稚子候檐隙。问君亦何为。百年会有役。但愿桑麻成。蚕月得纺绩。素心正如此。开径望王益。

小苏一物绝风流,竹杖荒鞋爱讨幽。招隐归来吐佳句,何时一笑共重游。

壮别天涯未许愁,尽将离恨付东流。 何当痛饮黄龙府,⒅高筑神州风雨楼。

西日照高树,树头子规鸣。东风吹野水,水畔江蓠生。尽日看山立,有时寻涧行。兀兀长如此,何许似专城。

六十行年两鬓苍,兴来犹爱引杯长。黄翁垆下山河远,酒母车来驿传香。碧落侍郎烧鼎诀,粉闱仙客驻颜方。三斟卯饮心无事,一枕亡何是故乡。

穷谷寓形久,惭无问俗方。文章古刺史,今昔窃馀光。

卖菜犹求益,栽桃不厌多。小园两三树,冷淡柰春何。

重来能复几句余,临水登山又送渠。夜雨已知农事好,春寒未放小桃舒。眼有佳处应难尽,别后书来讵可疎。我亦相将归旧隐,杖藜时复访楼居。

百尺清波泻鸭头,美人新筑在河洲。风流张绪偏临水,恨别江淹独倚楼。柳外晴过休汝骑,门前春系下淮舟。近来麟阁能争胜,闲杀眠沙数点鸥。

世以燔经咎李斯,斯文兴丧岂关渠。楚人未烈咸阳火,秦府犹存博士书。吾道不随灰烬冷,残烟空锁帝王居。独嗟先入收图籍,刀笔区区计亦疏。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