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禅人

悬崖捉拍舞三台,死虎惊忙眼豁开。
圣地不生凡草木,果然亲见瞎堂来。

作品评述

《示禅人》是一首宋代的诗词,由释慧远所作。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禅修者的心境和体验。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悬崖捉拍舞三台,
死虎惊忙眼豁开。
圣地不生凡草木,
果然亲见瞎堂来。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以生动的意象和形象语言表达禅修者的境界和领悟。首先,诗中描绘了禅修者在悬崖边舞动三级台阶,这象征着禅修者在修行中的坚定和勇敢。悬崖是一种险峻的地形,舞动三级台阶则显示出禅修者超越困境的毅力和决心。

接着,诗中提到一只死虎,它的眼睛惊慌地瞪得大大的。这里死虎的形象可以被理解为禅修者内心深处所有贪婪、愤怒和欲望的象征,而死虎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则表明禅修者通过修行已经使自己的内心清明开朗,超脱了世俗的欲望和执着。

最后两句诗“圣地不生凡草木,果然亲见瞎堂来”,表达了禅修者在禅修过程中的体验。圣地指的是修行者内心的净土,这里的净土并不是指具体的地理位置,而是指禅修者通过修行达到的内心境地。在这个净土中,不会生长世俗的杂念和执著,只有纯净的心灵。而“果然亲见瞎堂来”则表示禅修者亲自体验到了超越世俗眼光的智慧和领悟。

整首诗词通过生动的形象描绘和隐喻手法,表达了禅修者在修行中所获得的精神追求、境界和体验。它鼓励读者超越尘世的执著,以平静和清明的心态面对世界,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智慧。

诗词推荐

山畔孤亭一水滨,归来华发已欺人。脱身异县干戈地,得意吾庐笋蕨春。早着青衫成底事,惯遭白眼欲谁亲。此君真有高人节,肯与山翁作近邻。

公家枢近公,名在太史氏。天方濬其源,沃日势未止。郎君万金产,落笔粲珠琲。尚当战韦布,未可议纨绮。朝家录世旧,往往收琐尾。而况用才升,进擢不止此。邦刑托平反,哀矜盖天意。持此博亲欢,五鼎但口体。富贵君勿疑,信手着囊底。别君行十年,再见颓发齿。眼看上云天,归耕

某献有序,降登无边。礼乐备举,昭格燕娭。云车缥缈,神日还归。报以景贶,翊我昌期。

当时植珍木,岂是昧前规。废宅长春草,故山存旧碑。已嗟良璧毁,安识古松姿。叔子每怀慕,此心空自知。

水木谁家宅,门高占地宽。悬鱼挂青甃,行马护朱栏。春榭笼烟暖,秋庭锁月寒。松胶黏琥珀,筠粉扑琅玕.试问池台主,多为将相官。终身不曾到,唯展宅图看。

拙宦从江左,投荒更海边。山将孤屿近,水共恶谿连。地湿梅多雨,潭蒸竹起烟。未应悲晚发,炎瘴苦华年。

野店溪桥供晚饷,吟边醉里弄春风。马行缺月黄昏後,钟下乱山空翠中。名宦不辞成寂寂,岁时惟恨去匆匆。颇闻禹穴遗书在,安得高人与细穷?

无意觅封侯,来从长史游。辞章唐韵度,人物晋风流。花影天坛午,松声月涧秋。登临尽诗境,分我半山不。

庭外梧桐叶叶风,楼头过雁砌边蛩。隔窗砧杵敲残月,唤起乡愁归兴浓。

火云阳焰欲烧空,小槛幽窗想旧峰。白汗此时流枕簟,清风何处动杉松。残更正好眠凉月,远寺俄闻报晓钟。只待秋声涤心地,衲衣新洗健形容。官园树影昼阴阴,咫尺清凉莫浣心。桃李别教人主掌,烟花不称我追寻。蜩螗晚噪风枝稳,翡翠闲眠宿处深。争似出尘地行止,东林苔径入西林。

高湖回首恰周期,别后青山几度思。丹灶烟霞空入梦,夜窗风雨忆论诗。百年相会宁无约,九日来游竟失期。去去但坚金石操,岁寒松柏有深知。

晓入翠围寺,拥门千万峰。山空鸟自命,林茂鹿相从。嫋嫋风中筰,昏昏云外钟。将归兴未尽,清啸倚长松。

共上云山独下迟,阳台白道细如丝。君今并倚三珠树,不记人间落叶时。

宣父穷玄奥,师襄授素琴。稍殊流水引,全辨圣人心。慕德声逾感,怀人意自深。泠泠传妙手,摵摵振空林。促调清风至,操弦白日沈。曲终情不尽,千古仰知音。

积雨时物变,夏绿满园新。残花已落实,高笋半成筠。守此幽栖地,自是忘机人。

湖口寒山苍,芳草犹未歇。扁舟谐远寻,旷然向云阙。北风芦苇鸣,白日波上没。其时鸿雁来,拥棹蛟龙窟。遂歌沧浪清,而乃濯玄发。风气逗天影,萝雨泽人骨。石上弹玉琴,清响在林樾。到家兴未已,梦绕松际月。

犀象本安山海远,楩楠岂愿栋梁材。伏波病困壶头日,应有严光入梦来。

去年菊里辱经过,秋思萧萧又草坡。兵火东南关气数,交游湖海隔风波。书缘辟乱经年少,诗想忧时近日多。倘有鳞鸿幸相寄,青灯无奈忆君何。

山行似觉鸟声殊,渐近神仙简寂居。门外长溪容净足,山腰苦笋耿盘蔬。乔松定有藏丹处,大石仍存拜斗余。弟子苍髯年八十,养生世世授遗书。

边头相遇若相期,又见随军转运司。忆昨醉君京口酒,伤今读我石壕诗。兰亭饮客酬佳节,淝水收功定几时。准拟看花花较少,春风全在绿杨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