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攀龙的《寄汝思》
拼音和注音
zhǐ huī shì mǎ zhōng yuán hé , tán xiào fēng chén hàn hǎi qī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中原:(名)历史上通称我国河南一带或黄河中下游地区。
风尘:(名)①旧时比喻混乱污浊的社会生活。②比喻旅途的劳累:满面~。③旧指娼妓的生活。
瀚海:(名)指沙漠:~无垠。
谈笑:谈笑tánxiào说笑;又说又笑。
指挥:(动)发令;调度。②(名)负责发令调度的人。③(名)指挥乐队或合唱队的人。
士马:兵马。引申指军队。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高秋诸将欲横行,蓟北先开细柳营。
万里旌旗连杀气,千山鼓角动边声。
指挥士马中原合,谈笑风尘瀚海清。
此日汉军俱望幸,满朝应重亚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