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成鹫的《和西宁明府李雪樵见寄留别之作》
拼音和注音
xǔ wǒ shí mén yóu , yù wǎng cán shuāi xiè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石门:春秋鲁城外门。借指贤者。控制水流的石闸。古代用于控扼要道的一种石砌防御工事。古道路名。隋唐时自四川盆地通向云贵高原的重要道路,在秦五尺道的基础上修筑而成,因路经今四川省高县境内的石门山得名。起自今四川宜宾,南抵云南曲靖,再通往昆明﹑大理等处。唐与南诏之间的交通,多经由此道。指古褒斜谷通道。在今陕西西南,道旁多摩崖刻石,以东汉的《石门颂》﹑北魏的《石门铭》最为著名。
成鹫
不详
原诗
西蜀有神君,高踪葛翁亚。
骑羊绥山来,如马瞿塘泻。
冻谷见阳春,南薰解炎夏。
奉檄趋郡城,下车入田舍。
许我石门游,欲往惭衰谢。
泷邑挂冠初,中宿鸣琴罢。
旧社客来稀,真风世胥诧。
感君远寄诗,报之惟劝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