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贺恩减本州绢额

出田不栽桑,抱布贸丝藏。
恩诏光明烛,寒灯织室光。

作品评述

《喜贺恩减本州绢额》是宋代程叔达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人在得到皇帝的恩减之后,欣喜地从事丝绸贸易的情景。

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喜庆贺恩减本州的丝绢额头,
离开农田,不再种桑树。
怀抱着布匹,贸易丝绸,暗藏财富。
皇帝的恩诏犹如明亮的蜡烛,
在寒冷的灯光下,纺织室光彩熠熠。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个人在恩减之后从事丝绸贸易的场景,抒发了作者的喜悦之情。在宋代,丝绸是一种重要的贸易品,而得到皇帝的恩减意味着减少了贸易税收,使得贸易更加有利可图。诗中的主人公离开了农田,不再种植桑树(桑树是蚕食的食物),转而从事丝绸贸易。他怀抱着布匹,贸易丝绸,暗藏着财富。皇帝的恩诏被形容为明亮的蜡烛,照亮了他的前程。而纺织室的寒冷灯光下,他的努力和贸易活动显得格外光彩熠熠。

整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恩减和从事丝绸贸易的喜悦之情。它展现了宋代商业繁荣的一面,描绘了一个人通过贸易获得财富和地位的过程。同时,诗中还融入了对皇帝的感激之情,将皇帝的恩典形容为明亮的蜡烛,突显了皇帝对于商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商贾喜庆的场景,展示了宋代商业繁荣的景象。

诗词推荐

橘井登贤籍,槐宫并俊游。姓名题雁塔,文字上瀛洲。青简穷千载,朱轓但一州。有怀终未试,眼看落山丘。

山高最难图,意足不待大。尺楮眇千里,长江浸横翠。画家杂云烟,戃怳徒意会。苟或森三尺,便若俗子对。此画格律严,兴寄独超迈。洗眼映窗明,妙处乃不昧。流泉见原委,著屋分向背。推车度危桥,指路向关隘。轻舟最渺茫,浦屿如有待。山稜瘦露骨,汀洲横若带。木叶黄欲脱,秋容

一枝斜映佛前灯,春入铜壶夜不冰。昔岁曾游大庾岭,今年聊作小乘僧。

旧乡无子孙,谁共老青门。迢递早秋路,别离深夜村。伊流偕行客,岳响答啼猿。去后期招隐,何当复此言。

八十三岁李鹤田,我兄事之后八年。有弟有弟来见我,我亦待之如弟然。鹤田鹤田真神仙,读万卷书忘蹄筌。钩银画铁笔下字,咳珠唾玉胸中篇。维伯英甫父深斋,我未识之人称贤。相观骨骼听议论,九皋之鸣绍家传。□□□□我所敬,论宋勿论唐以前。文名第一欧永叔,诗名第一黄庭坚。

塞鸿声声飞不住,终日南征向何处。大漠穷阴多沍寒,分飞不得长怀安。春去秋来年岁疾,湖南蓟北关山难。寒飞万里胡天雪。夜度千门汉家月。去住应多两地情,东西动作经年别。南州风土复何如,春雁归时早寄书。

昭裔登庸汝未登,凤池鸡树冷如冰。何如且作宣徽使,免被人呼粥饭僧。

新开望山处,今朝减病眠。应移千里道,犹自数峰偏。故欲遮春巷,还来绕暮天。老夫行步弱,免到寺门前。

守岁全家夜不眠,杯盘狼藉向灯前。相看更觉光阴速,笑语逡巡即隔年。

〔一枝花〕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路枝枝柳。花攀红蕊嫩,柳折翠条柔,浪子风流。凭着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残柳败休。半生来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卧柳。〔梁州〕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愿朱颜不改常依旧,花中消遣,酒内忘忧。分茶攧竹,打马藏阄;通五音六律滑

李广才非卫霍俦,孝文能鉴不能收。君王未是忘征战,何待高皇万户侯。

病起无聊倚绣床。玉容清瘦懒梳妆。水沉烟冷橘花香。说个话儿方有味,吃些酒子又何妨。一声啼鴂断人肠。

褦襶甘蒙热客讥,昔游坊巷认依稀。不殊风景人偏老,有几华年昨已非。潭影偶留俄雁过,雪痕终化况鸿飞。难期后会忍轻别,芥饭椰浆坐落晖。

思纵步,时自驻篮舆,策杖荒郊。为有柔荑可坐,野菜时挑。思忆家山行乐处,片心时逐野云飘。歌长铗、遥寄故人,归路赋隐辞招。

清望醉翁族,俊声童子科。三千新奏牍,百二旧山河。孰是披沙者,其如抱璞何。世终无弃剑,越砥可重磨。

报慈有一公案,诸方未曾结断。幸遇改旦拈出,各请高著眼看。

全家高隐白云关,事不索怀梦亦闲。欸乃交撑渔市散,隔江城郭是人间。

断虹收尽晚风凉,扑鼻谁家社酒香。门外山横青玉案,屋头榴绽紫罗囊。对吟已觉输新俊,遇酒还能发老狂。坐想西园梨枣熟,昔年犹记拉君尝。

余生本羇孤,自少已非壮。今而老且病,何用苦惆怅。误蒙三圣知,贪得过其量。恩私未知报,心志已凋丧。轩裳德不称,徒自取讥谤。岂若常夫子,一瓢安陋巷。身虽草莽间,名在朝廷上。惟余服德义,久已慕恬旷。矧亦有吾庐,东西正相望。不须驾柴车,自可策蔾杖。坐惊颜鬓日摧颓,

君不见向来吹律谈天衍,能令寒谷回春暖。君不见秪今桂山谢艮斋,能回燕谷为春台。谪仙耳孙有仙骨,家传謪仙好风月。斸开别墅一谷中,管领春光醉烟雪。艮斋作记印此山,山与主人千载传。谷中花柳莫放过,乞取风月三千篇。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