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学创置石经

圣唐复古制,德义功无替。
奥旨悦诗书,遗文分篆隶。
银钩互交映,石壁靡尘翳。
永与乾坤期,不逐日月逝。
儒林道益广,学者心弥锐。
从此理化成,恩光遍遐裔。

作品评述

太学创置石经

圣唐复古制,德义功无替。
奥旨悦诗书,遗文分篆隶。
银钩互交映,石壁靡尘翳。
永与乾坤期,不逐日月逝。
儒林道益广,学者心弥锐。
从此理化成,恩光遍遐裔。

诗词中文译文:

太学创建石经

圣唐继承古制,德义功绩无可替代。
至高之旨喜爱诗书,留下的文献以篆隶分为各类。
银钩字体相互映照,石壁上没有一丝尘埃。
永远与天地共荣辱,不随日月的流逝。
儒林之道愈加广大,学者的心思越发敏锐。
从此,人文学问得以蓬勃发展,恩光遍及世世代代。

诗意和赏析:

《太学创置石经》是唐代文人冯涯的作品,该诗描述了唐朝太学建立石经的情景和意义。太学是唐代最高学府,也是文人学子向往的地方。文中提及的圣唐复古制指的是唐朝皇帝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继承,使得该时期的学问更加繁荣兴盛。

诗中以银钩交映来形容石壁上刻字的美感,以石壁靡尘翳来描述其绝无一丝尘埃的干净,暗示着石经的珍贵与尊贵。诗词提到,石经不随时间的流逝而衰老,与天地共荣辱,意味着其内蕴的道义与价值能够永恒传承。

最后两句表达了儒家学术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学术界的人心越发锐敏,自此学问的发展将会成为福泽后世,恩光遍及世世代代。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唐朝太学建立石经的场景与意义,诗情壮丽,抒发了作者对于古典学问的讴歌与赞颂。诗中语言流畅优美,形象生动,独到的表达方式使得整首诗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艺术美感。

诗词推荐

平津阁上夜题诗,绣牍亲裁与项斯。字比宫云俱五色,情将禁柳共千丝。袖中携出香偏入,马上看时月故随。自是阳春元寡和,莫言寒屋报书迟。

庐陵山水说西昌,天遣金华印此邦。诗本道他将取去,如何遗下一澄江?

学道世情薄,论交谊气深。谩怀三献玉,肯爱四知金。万里铜梁道,千篇锦水吟。一芹供匕筯,聊寓野人心。

雨痕拂水有如无,雨点飞空密复疏。白鹭窥鱼浑欲下,被风吹起不由渠。

薪粲常相迫,衾裘本自单。至分惊屡改,去住觉俱难。愁与思妨寐,霜兼雪倍寒。百年谁一尽,一夕独堪叹。

春风满地月如霜,拂晓锺声到景阳。花底裌衣朝宿卫,柳边新火起严妆。冰残玉甃泉初动,水涩铜壶漏更长。从此暄妍知几日,便应鶗鴂损年芳。

嵋山峨峨,江水泱泱。我疆我理,俾民以康。靡言匪衣,靡善匪得。阅士孔多,我敬希直。谦以自牧,卑以自持。雍容儒雅,鸾凤之仪。有学有识,乃作乃述。追之琢之,金玉之质。侍我经筵,不倦以勤。非德不言,非道不陈。职思其归,义不可夺。采采者芹,伺教如渴。爰秣其马,爰振其

皇家延茂异,鹗立迥无伦。高议谁能夺,英才自有真。骅骝宁受絷,水鉴不棲尘。试为咨清论,风流第几人。

晚烟凝碧。渐渔村山市,人归寂寂。有客飞舟还顾访,应讶纶巾欹侧。得意忘年,推诚投分,高论追元白。英标逸气,笑予穷抱真策。兴尽又复言归,秋风分袂,浩荡思无极。咫尺昭山明翠壁,那知中隐咸籍。说梦难听,闭门寻梦,肯念栖萍迹。浪吟狂醉,几时还共重得。

逃暑追凉荫碧萝,清池咫尺阻经过。眼前喜见芬陀利,鼻观重参乾闼婆。绰约汉宫黄傅额,依稀洛浦袜凌波。远公自结庐山社,一笑拈花意若何。

放形锄色恐成光,斲垩能令鼻不伤。自信放鱼真得计,却怜挟策亦亡羊。刃投有间多余地,语到无言辄自忘。扰扰世纷何足问,松窗终日独彷徨。

万里去长征,连年惯野营。入群来择马,抛伴去擒生。箭撚雕翎阔,弓盘鹊角轻。问看行近远,西过受降城。

豚鱼自物耳,犹可孚以信。疑心一芥我,相靡而相刃。君看易中孚,义取说而异虚心窃贯理,可不精体认。

筑城处,千人万人齐把杵。重重土坚试行锥,军吏执鞭催作迟。来时一年深碛里,尽著短衣渴无水。力尽不得抛杵声,杵声未尽人皆死。家家养男当门户,今日作君城下土。

醉舞狂歌踏落花,绿罗裙带有丹砂。往来城市买山药,那个西山是我家。

云中不改苍苍色,春后宁同濯濯姿。欲为渠侬下转语,笔无潮力强题诗。

瓠俎桑弧莅旧盟,天将吾道寄山林。梧桐卧雨鱼生釜,梅坞吟云鹤伴琴。海上苏卿今白发,山中杜甫老丹心。拟呼尊酒论今古,黄叶萧萧楚水深。

四山昏昏如泼墨,行人对面不相觌。凄乎太阴布肃杀,暗然混沌未开辟。千丈拿空蛰龙起,一声破柱春雷疾。我疑人间瓠子决,或是天上银河溢。异哉烟霏变态中,山川墟市明历历。茅寮竹寺互掩映,疏舂残磬渺愁寂。叟提鱼出寒裂面,童叱牛归泥没膝。羊肠峻坂去天尺,驴饥仆瘦行安适。

性僻多将云水便,山阳酒病动经年。行迟暖陌花拦马,睡重春江雨打船。闲弄玉琴双鹤舞,静窥庭树一猱悬。结茅更莫期深隐,声价如今满日边。

灯前欲去仍留恋。肠断朱扉远。未须红雨洗香腮。待得蔷薇花谢、便归来。舞腰歌版闲时按。一任傍人看。金炉应见旧残煤。莫使恩情容易、似寒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