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匡庐不可见

香炉烟散半湖云,舟入荷陂水又分。
却羡沙头双白鹭,潜随明月过匡君。

作品评述

《望匡庐不可见》是清代赵执信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香炉烟散半湖云,
舟入荷陂水又分。
却羡沙头双白鹭,
潜随明月过匡君。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匡庐的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一幅江湖景色,通过烟雾散尽、水面分隔的描写,暗示了匡庐的遥远和不可及之感。诗人羡慕着在沙头上的两只白鹭,它们自由自在地随着明月一同飞过匡庐,暗示着诗人希望自己也能够超越现实的束缚,自由地到达心中向往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以匡庐为背景,通过描绘景色和自然元素,表达了诗人对远方诗境的向往和追求。以下是对诗中每个句子的具体分析:

1. "香炉烟散半湖云":描绘了香炉烟雾散尽的景象,烟雾弥漫的半个湖面,给人一种朦胧、遥远的感觉。

2. "舟入荷陂水又分":船只进入荷陂的水域,但水面分隔开,暗示了匡庐的遥远和不可及之感。

3. "却羡沙头双白鹭":诗人羡慕在沙头上的两只白鹭,它们象征着自由和纯洁。

4. "潜随明月过匡君":这句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希望自己能像明月一样,悄悄地跟随着双白鹭,超越现实的束缚,到达匡庐。

整首诗以流畅的句子表达了诗人对匡庐的遥远思念和追求自由的愿望。通过描绘景色和自然元素的运用,诗人将内心的情感与外在的景色相结合,形成了一幅清新、恬静的画面。整体上,这首诗词寄托了诗人对理想境地的向往,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由和纯洁的追求。

诗词推荐

日月一箭过,春光又别人。竹孙才解箨,梅子已生仁。阅世真旋磨,重诗老斲轮。壮怀因病落,孤负百年身。

虽有智能。不如乘势。虽有鎡基。不如待时。

富贵纷探骊,功名竞骑虎。眉端万国愁,公意良独苦。五年安边功,绝口不自语。仙帆去蓬莱,急流一砥柱。

浪游知几载,久不到山巅。泉石曾留意,烟霞未有缘。松阴长匝地,塔颖欲鑽天。待洗尘埃脚,重来访紫仙。

汉水临襄阳,花开大堤暖。佳期大堤下,泪向南云满。春风无复情,吹我梦魂散。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断。

灵光犹岿然,另久忽书传。风雨各闭户,山林多谢末。眼花千里外,心事十年前。独为儿曹喜,通家契有缘。

在晋永和,癸丑暮春,初作兰亭会。集众贤,临峻岭崇山,有茂林修竹流水。畅幽情,纵无管弦丝竹,一觞一咏佳天气。于宇宙之中,游心骋目,此娱信可乐只。念人生相与放形骸。或一室晤言襟抱开。静躁虽殊,当其可欣,不知老至。然倦复何之。情随事改悲相系。俯仰间遗迹,往往俱成

刺史召,君勿行。妾不知兵,能知刺史情。刺史反,君勿战。妾先请战,归与君相见。吁嗟乎!高凉娶妇得妇力,不见刺史但见贼。太原亦有娘子军,谁道军中无妇人?

宛转入深谷,一林还一丘。摇鞭弄新霁,把笔韵高秋。翠巘云长合,寒潭烟自浮。因成忆猿鹤,聊此为迟留。

风狂雨暗舟人惧,自委神明志不邪。投得苇湾波浪息,岸头烟火近人家。

馀杭邑客多羁贫,其间甚者萧与殷。天寒身上犹衣葛,日高甑中未拂尘。江城山寺十一月,北风吹沙雪纷纷。宾客不见绨袍惠,黎庶未沾襦袴恩。此时太守自惭愧,重衣复衾有馀温。因命染人与针女,先制两裘赠二君。吴绵细软桂布密,柔如狐腋白似云。劳将诗书投赠我,如此小惠何足论。

跃马清明前,行将拜孤垅。松吹送悲声,缘缨泪如涌。三岁宰南方,奠斝阻亲捧。山下独徘徊,雨来云蓊蓊。

长安贫者再炊难,臛肉苍头饫舌端。食雪自应还猛将,饮水只合付清官。尚兴塞外鸣弦想,賸欲江头把钓看。只恐逢他吹铁笛,骨寒股战失吾胖。

爱此飘飖六出公,轻琼冷絮舞长空。当时正逐秦丞相,腾踯川原喜北风。

才到松陵即是家,民间何处不桑麻。欣欣老稚迎门笑,斗酒相欢亦孔嘉。

涧水流亭北,莓苔片石平。寒山几点白,残日一杯清。希圣言犹在,斯人天不生。当年结深屋,岂为适閒情。

读罢传书涕欲零,愁看三月柳条青。甲申无限伤心事,何须频频语丙丁。

方此惊春驶,如何动使车。惠风流草际,新雨到田家。绿荫垂堤叶,红牵鹔水花。可因吏事迥,不为惜年华。

君不见王子猷,剡溪夜雪之孤舟。此翁百好不入眼,而雅与竹深相投。君不见陶渊明,徽弦不具之古琴。东篱把菊偶然耳,人或作图传至今。吾何曾识董一之,於此略已心相知。事治好春绕庵屋,岂有俗子能尔为。江风山月无尽藏,时一吐出胸中奇。与茶作经花作谱,铨次蘅若兰荪蓠。秦碑

万顷东湖下,曾门起大家。子孙昌世业,文字作生涯。堂后萱犹树,庭中桂欲华。惜哉时不待,谁忍送悲笳。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