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匡庐不可见

香炉烟散半湖云,舟入荷陂水又分。
却羡沙头双白鹭,潜随明月过匡君。

作品评述

《望匡庐不可见》是清代赵执信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香炉烟散半湖云,
舟入荷陂水又分。
却羡沙头双白鹭,
潜随明月过匡君。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匡庐的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一幅江湖景色,通过烟雾散尽、水面分隔的描写,暗示了匡庐的遥远和不可及之感。诗人羡慕着在沙头上的两只白鹭,它们自由自在地随着明月一同飞过匡庐,暗示着诗人希望自己也能够超越现实的束缚,自由地到达心中向往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以匡庐为背景,通过描绘景色和自然元素,表达了诗人对远方诗境的向往和追求。以下是对诗中每个句子的具体分析:

1. "香炉烟散半湖云":描绘了香炉烟雾散尽的景象,烟雾弥漫的半个湖面,给人一种朦胧、遥远的感觉。

2. "舟入荷陂水又分":船只进入荷陂的水域,但水面分隔开,暗示了匡庐的遥远和不可及之感。

3. "却羡沙头双白鹭":诗人羡慕在沙头上的两只白鹭,它们象征着自由和纯洁。

4. "潜随明月过匡君":这句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希望自己能像明月一样,悄悄地跟随着双白鹭,超越现实的束缚,到达匡庐。

整首诗以流畅的句子表达了诗人对匡庐的遥远思念和追求自由的愿望。通过描绘景色和自然元素的运用,诗人将内心的情感与外在的景色相结合,形成了一幅清新、恬静的画面。整体上,这首诗词寄托了诗人对理想境地的向往,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由和纯洁的追求。

诗词推荐

青春挽不回,白发摘不尽。减围羞敝带,照面怯皎镜。功名知傥来,肯问终南径。荣枯默有数,岂待盖棺定。人世如梦幻,具眼须猛省。毋为尘埃役,而改山林兴。亭前富葵花,隔帘烜红影。雨余老苞困,欲谢若未忍。有客适过秋,对此惜芳影。从事在青州,呼儿往三请。

羸马孤愁不可胜,小诗未忍付瞢腾。一声客枕江头雁,数点商船雨外灯。

近来周子绝无书,目断西江双鲤鱼。出处不应违素志,君如得来我归欤。

亲丧徒步负,万里历岷峨。何事今人说,惟知襦袴歌。

四十行将至,空怀晚岁忧。看书浑欲睡,照镜只堪羞。开口舌犹在,拂衣心未休。西风羡雕鹗,鼓翮占高秋。

千里王孙归未能,风云意气每超腾。年来裘马遨游处,不是金陵即广陵。

独独漉漉,鼠食猫肉。乌日中,鹤露宿。黄河水直人心曲。

重云卷雨过山来,遍洒中田到晓回。错落晴山移斗极,阴森暗峡宿风雷。佳人夜夜齐纨恨,骚客年年鹎鵊哀。欲见清秋近消息,月明白露湿苍苔。

余行江左路,曾涉蒋山椒。野逸思乘蹇,仪型想冠貂。帖窥藏五世,诗续咏前朝。永日欣无斁,巾欹膝屡摇。

白水冯公。宁海扶风。更淄阳、长老仙翁。三人一意,一志三通。便剿妖魔,擒猛虎,捉蛟龙。俗虑俱忘,真气和冲。得自然、晓达灵踪。金丹灿烂,玉性玲珑。待行功,超上界,住蓬宫。

香碗蒲团又一新,天将闲处著闲身。东窗换纸明初日,南圃移花及小春。妇女晨炊动井臼,儿童夜诵聒比邻。早知闾巷无穷乐,悔不终身一幅巾。

怀人夜寤擗,彼美天西方。世变急三峡,吾道蹇两当。起坐观列纬,翕箕正煌煌。游云起碧落,反覆变白苍。两仪浩无际,万期归渺茫。感此不成寐,振衣夜未央。思君见梁月,忽若堕我旁。月明照我心,知心岂寻常。浩歌自起舞,宵景何苍凉。墓梅萃彼鸮,葭露化为霜。难虫两得失,奚用

画斛黄花寒更好。人爱花繁,却被花催老。旧恨新愁谁酝造。带围暗减知多少。开眼万般浑是恼。只仗微醺,假寐宽怀抱。隔屋愁眉春思早。数声啼破池塘草。

欲晴又雨雨还晴。时节又清明。红杏墙头燕语,碧桃枝上莺声。轻衫短帽,扁舟小棹,几度旗亭。斗草踏青天气,买花载酒心情。

出郭已超俗,住溪尤近真。青天素和我,白雪便随人。守道何妨贱,藏书不尽贫。长怀社中友,共发瓮头春。

村落事妖神,林木大如村。事来三十载,巫觋传子孙。村中四时祭,杀尽鸡与豚。主人不堪命,积燎曾欲燔。旋风天地转,急雨江河翻。采薪持斧者,弃斧纵横奔。山深多掩映,仅免鲸鲵吞。主人集邻里,各各持酒樽。庙中再三拜,愿得禾稼存。去年大巫死,小觋又妖言。邑中神明宰,有意

更上一层楼,清风似饵钩。钎鳞吞不得,莫怪钓竿头。

园林换叶梅初熟,池馆无人燕学飞。

路岐何渺邈,在客易蹉跎。却是去家远,因循住日多。几看春草绿,又见塞鸿过。未有进身处,忍教抛薜萝。

贺监家居逸兴民,枝分鉴水阔容舠。穿荷宜去邀渔叟,共醉船头半榼醪。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