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谭彦成学士早春五首

花蕾催红欲转莺,新愁偏傍鬓毛生。
犹怜信子能赊酒,烂醉春盘碧涧羹。

作品评述

《次韵谭彦成学士早春五首》是宋代诗人李弥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花蕾催红欲转莺,
新愁偏傍鬓毛生。
犹怜信子能赊酒,
烂醉春盘碧涧羹。

这首诗词表达了早春时节的情景和作者的心境。花蕾催红,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莺鸟欲转,也暗示着春天的喜悦。然而,诗中出现了"新愁"一词,显示出作者内心的忧愁与烦恼。愁事如同新生的鬓毛一样,迅速生长。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诗词更加丰富和深刻。

诗的后两句描述了作者对朋友谭彦成的喜爱和赞赏。"信子"指的是谭彦成,他以诚实可靠而受到作者的喜爱。"赊酒"表示作者愿意为他买酒,以表达友情。"烂醉春盘碧涧羹"描绘了春日的美好景象,同时也象征了友谊的浓厚和欢乐的气氛。

这首诗词通过对早春景色和作者内心感受的描绘,展示了复杂的情感体验。它抓住了春天即将来临的喜悦与新愁交织的瞬间,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这首诗词展现了李弥逊独特的诗意和才华。

作者介绍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风暮溪头欲雪天,思归频问社桥船。心知篱落梅花树,已有寒香似去年。

落日江城动鼓鼙,故山千里转逶迤。谢安旧宅空陈迹,尼父馀风异昔时。苜蓿秋高戎马健,海门日短雁书迟。客窗兀对黄昏坐,云汉悠悠起暮思。

轻圆兀其颠,不受暑雨厄。时将篷外挂,旋转卷七泽。

碧霄孤鹤发清音,上宰因添望阙心。睥睨三层连步障,茱萸一朵映华簪。红霞似绮河如带,白露团珠菊散金。此日所从何所问,俨然冠剑拥成林。

兰若倚西冈,年深松桂长。似闻葛洪井,还近赞公房。挂衲云林净,翻经石榻凉。下方一回首,烟露日苍苍。

一片淮山落照中,开船忽遇打头风。行军元帅传言语,别拨官军下浙东。

占秋呈瑞。四海杨公子。蹋拖尚带蓬壶体。清新春草句,潇洒兰亭字。宦情少,眠云弄月知心事。此去应无滞。稳步烟霄地。鹏万里,鹤千岁。他年黄阁老,访我清溪醉。青凤舞,贻君万斛瑶花蕊。

唐昌观里东风软。齐王宫外芳名远。桂子典刑边。梅花伯仲间。笼茸锼暖雪。琐细雕晴月。谁驾七香车。绿云飞玉沙。

父尊母亲,天涵地育。燕我翼子,景命有仆。得名得寿,如金如玉。子孙千亿,成其厚福。

眼似真珠鳞似金,时时动浪出还沈。河中得上龙门去,不叹江湖岁月深。

长江合高峰,爽气左右绕。中流望绝巘,万丈见木杪。孤宁揭其上,隐隐一拳小。李君令兹邑,邀我升缥缈。是时天宇净,晴色洗霜晓。万象满四隅,转盼皆可了。神清压尘坌,志适喜猿鸟。人生贵轩豁,世务苦纷扰。兹焉获登览,浩思欲飞矫。令谓亭我为,胜绝此应少。愿子立佳号,光辉

天上清流云片,人间名胜吴松。两贤相厄已甚,赖有斜阳半峰。

故人诗未报,恨恨复经年。梦去长江路,心知宝所天。孤情岩桂老,逸思暮云传。无奈缨緌累,犹乖方外缘。

风细云动鳞,雨余山弄姿。渊明短篱下,渐觉秋芳萎。岁华任自老,酒杯亦须持。种种愧古人,此段差可期。

紫陌炎氛歇,青蘋晚吹浮。乱竹摇疏影,萦池织细流。飘香曳舞袖,带粉泛妆楼。不分君恩绝,纨扇曲中秋。

五峰家风,南北西东。要用便用,以橛钉空。

相逢日日讶冬暄,为此阴寒仅覆翻。破屋未愁茅尽卷,近林无奈鸟相喧。驰驱短景贪黄卷,咫尺梅花忆故园。闻道频迂长者辙,教儿勿掩席为门。

毛锥自是今无用,铁砚还知古可穿。不惜日抄三万字,胜储百亩剡中田。

莫想银丝脍,冰盘一醉吞。好为玉带佩,朝谒九重门。

雨在时时黑,春归处处青。山深失小寺,湖尽得孤亭。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