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杜审言的《杂曲歌辞。大酺乐》
拼音和注音
léi yǔ chuí gào zé , jīn qián cì xià ré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金钱:(名)货币;钱。
下人:百姓;人民。婢仆。指下属。才能庸劣或行为卑下的人。
膏泽:1.滋润作物的及时雨。2.比喻给予恩惠:~后人。
雷雨:雷电交作而降雨。
杜审言
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汉族,中国唐朝襄州襄阳人,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唐高宗咸亨进士,唐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
原诗
圣后乘乾日,皇明御历辰。紫宫初启坐,苍璧正临春。雷雨垂膏泽,金钱赐下人。诏酺欢赏遍,交泰睹惟新。
毗陵震泽九州通,士女欢娱万国同。伐鼓撞钟惊海上,
新妆袨服照江东。梅花落处疑残雪,柳叶开时任好风。
大德不官逢道泰,天长地久属年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