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证道歌·证道歌

自利利他终不竭,一华五叶□分别。
森罗万象影居中,自古至今无漏泄。

作品评述

《颂证道歌·证道歌》是宋代释印肃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自利利他终不竭,
一华五叶□分别。
森罗万象影居中,
自古至今无漏泄。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证道的颂赞,强调了修行者在实现自我利益的同时,也要关心他人利益。诗中通过使用象征和隐喻的语言形式,描绘了修行者以自利利他的精神境界,以及他们在宇宙万象中的居住地位。诗人还强调了这种修行精神的永恒性,它没有流露过漏洞,自古至今一直是不变的。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隐喻的表达方式,传达了深刻的哲理思想。诗的开篇,“自利利他终不竭”,表达了修行者不仅在追求自身利益时不会止步,还会不断关心和帮助他人。这种精神境界被赋予了强大的力量,象征着修行者的境界超越了个体的范畴。

接着,诗人用“一华五叶”来形容修行者的状态,这是一种形象的比喻。花朵的绽放代表自利的实现,而五片叶子则代表了对他人利益的关怀。修行者将自己的利益与他人的利益结合在一起,达到了完整和和谐的境界。

诗的后半部分,“森罗万象影居中,自古至今无漏泄”,通过使用宏大的意象,描绘了修行者在宇宙万象中的居住地位。这里的“森罗万象”代表了一切事物和现象,而修行者则居于其中心。他们以深邃的智慧观察和体悟世界的真相,不受外界干扰和漏洞的影响。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内涵的表达,展现了修行者的境界和修行精神的价值。它呼唤人们追求自我完善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人的利益,以达到真正的和谐与智慧的境界。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诗词推荐

晓风清,幽沼绿,倚栏凝望珍禽浴。画帘垂,翠屏曲,满袖荷香馥郁。好摅怀,堪寓目,身闲心静平生足。酒杯深,光影促,名利无心较逐。

不见林夫与子方,坦翁健笔亦堂堂。孝诚亲有终身慕,忠爱君无一饭忘。铭座六章韦作佩,入台五字铁为肠。未应径欲投吟社,谏草长留御榻傍。

冰肌雪艳映残春,燠日薰风入四邻。任是主人能爱惜,也拚一半与游人。

玉蕊两高树,相辉松桂旁。向来尘不杂,此夜月仍光。秀掩丛兰色,艳吞秾李芳。世人嫌具美,何必更清香。

心事已成空,春尽百花零落。谁见黄鹂百啭,索东君评泊。晓来枝上语绵蛮,应悔向来错。看则绿阴青子,却恓惶无托。

上士一决一切了,十二时中常皎皎。掷剑挥空大丈夫,回头自觉无边表。

国用忧钱谷,朝推此任难。即山榆荚变,降雨稻花残。林响朝登岭,江喧夜过滩。遥知骢马色,应待倚门看。

尘土奔忙举世人,无过白白鬓毛新。一般要撰眼前乐,泉石由来光较真。

九秋行已暮,一枝聊暂安。隐榆非谏楚,噪柳异悲潘。分形妆薄鬓,镂影饰危冠。自怜疏影断,寒林夕吹寒。

山上凉云收,日斜川风止。娥皇五十弦,秋深汉江水。初因无象外,牵感百忧里。霜露结瑶华,烟波劳玉指。将随落叶去,又绕疏蘋起。哀响云合来,清馀桐半死。女颜万岁后,岂复婵娟子。不道神无悲,那能久如此。魂魄无不之,九山徒相似。没没竟不从,唯伤远人耳。斑斑泪篁下,恐有

地僻无他管,楼危有剩凉。远流通越派,残日共秦光。鸟道顽云黑,人家病叶黄。高情梦箕颍,头景画潇湘。山药香多桂,渔歌浊少商。太平知可喜,何者是簪裳。

蝉鬓惊秋华发新,可怜红隙尽埃尘。西山一梦何年觉,明月堂前不见人。玉钩风急响丁东,回首西山似梦中。明月堂前人不到,庭梧一夜老秋风。

三老风流笑口开,山中猿鹤亦惊猜。攒眉入社漫多事,送客过溪能几回?僧影欲随秋水去,虎声偏傍石桥来。东林绝响今千载,抚卷题诗愧乏材。

济世才无取,登朝运所遭。濡鵜真竊禄,汗马本非劳。汉重商贤隐,尧嗟颍客高。古今閒自況,何翅九牛毛。

孤城铁瓮四山围,绝顶高秋坐落晖。眼见长江趋大海,青天却似向西飞。

垂弧节过便春风,入侍猩袍一点红。殿上兽樽谁得饮,汉廷诸老定输公。

寂寂无与晤。朝端去总戎。空庭聊步月。闲坐独临风。临风时太息。步月山泉侧。朝朝散霞彩。暮暮澄秋色。秋色遍皋兰。霞彩落云端。吹旌朔气冷。照剑日光寒。光寒塞草平。气冷咽笳声。将军献凯入。蔼蔼风云生。

破壁乱蛩吟,愁添鬓雪侵。凉生孤馆梦,秋入旅人心。排遣难凭酒,凄清不在琴。中原戎马躏,白露寝园深。

下田已漫高田槁,太守来迟归苦早。忽傅亚倅府中来,太守停骖尚精祷。前日应祷五日期,今朝好雨随车归。迟速有期君解否,太守束装留不久。

鲁连扬一策。陈平出六奇。邯郸风雨散。白登烟雾维。排云出九地。陵定振五巵。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