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禅人

翠织岷峨锦绣春,堪嗟扑扑蔽胡尘。
金鸡衔粟余殃在,谁断神驹踏杀人。

作品评述

《慧禅人》是宋代释宗绍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翠织岷峨锦绣春,
在这春天的山岭上,翠绿的织锦在绽放,
堪嗟扑扑蔽胡尘。
可叹啊,飞扬的尘土遮蔽了锦绣的春光。

金鸡衔粟余殃在,
金色的公鸡啄食着谷粒,而仍然有残害存在,
谁断神驹踏杀人。
谁能阻止那神驹的脚步,去踏死人们。

诗词的诗意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感慨和忧虑,并通过富有想象力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来表达。

这首诗词通过对春天山岭上的锦绣景色的描绘,传达了美好而宝贵的事物被尘土所掩盖和玷污的悲伤之情。作者用"翠织岷峨锦绣春"来形容春天的美丽景色,山岭上绽放的翠绿之色如同一幅精美的锦绣画卷。然而,这样的美景被飞扬的尘土所遮蔽,令人感叹不已。

接下来,诗中描述了金色的公鸡啄食着谷粒,这象征着物质的追逐和功利的欲望。然而,即便是这样美好的景象,仍然无法消除人们生活中的困扰和伤害。作者通过"金鸡衔粟余殃在"的表达方式,表明尽管有一些可喜的事物,但仍然存在着残酷和痛苦。

最后两句"谁断神驹踏杀人"揭示了作者对于无法阻止神驹踏死人们的无能感和无奈。这里的神驹可以理解为象征力量和命运的存在,而它的脚步却不受任何人的控制,无情地踩踏着人们的生命。这种无法改变的命运引发了作者对世界的忧虑和对人类处境的思考。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象征手法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诗意深沉而抒情,让人在赏诵之余,也引发对于世界和人生的思考。

作者介绍

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巖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少年寒上传书檄,晚岁湖边结薛萝。犹有诗编传旧梦,更无心事向惊波。人生难料君重出,戍务方殷意若何。鬓发浪苍肝胆在,铁山泾水待铙歌,

先生志尚直明庐,庀职毋嫌外且疏。聊向江城纡骥足,行趋禁闼侍鸾舆。河阳花树曾亲植,鲁相葵根欲尽锄。从此把君诗过目,绝胜厚禄故人书。

举世方贪禄,斯人只自怡。一官如涕唾,半世足遨嬉。心地陂千顷,生涯洒一卮。唯应郭有道,吾不愧为碑。

凿破鸿蒙一窍通,至今传说九龄功。天垂瘴雨蛮烟外,路入炎荒火树中。万里关河瞻北极,两行旌旆过南雄。鹧鸪声里端阳近,榕树青青荔子红。

野桥曲折渡千回,古寺悬知水面开。一夜寒声喧客枕,却疑风雨转山来。

南湖绿发居士,恰少磬湖八年。欣雷抉电杰句,出月穿天大篇。

晨夕东朝路,銮舆问寝兴。蟠桃未再熟,羽驾忽西升。逝水还天汉,流光下玉绳。圣心哀罔极,时望永昭陵。

飞锡曾闻五台去,云间瑞相是耶非。峨眉清现更奇绝,万里白头吾未归。

别离一何久,迢递阻音形。重上君子堂,相见眼终青。君颜尚冰玉,我鬓已星星。借问十载间,风波两蓬萍。岭剑各万埯,心目多所经。归来且强健,怳然真梦醒。可怜万修竹,清音玉珑玲。萧条媚寒日,约略环翠屏。相携复一笑,芝兰有余馨。孤云自舒卷,野鹤来青冥。平生阅群彦,十八

哭兄悲友老来情,默默终朝究道精。双毂幸回贤者驾,一觞聊展故人诚。身随风力常无住,辩若河源每自倾。早晚东城见华屋,与君垂白话无生。

忽作无期别,沈冥恨有余。长安虽不远,无信可传书。

拥路东方骑,悬腰左顾龟。

草草驰三里,萧萧共一餐。吏方绵礼蕝,公自将诗坛。隙月窥床近,窗风刮坐寒。鸦鸣未忍散,端为四并难。

婴网虽皆困,搴笼喜共归。无心期尔报,相见莫惊飞。

佳节明朝是,边寒花未开。愁心看极塞,乡思上高台。对酒清笳咽,当歌白雁来。天涯难会面,风雨复相催。

雪拥前村路,梅花次第芳。月边谁索笑,溪断忽吹香。老眼经年别,醒魂异昔狂。何时真载酒,翠羽伴飞觞。

菊坡九日登高路。往事知何处。陵迁谷变总成空。回首十年秋思、吹台东。西窗一夜萧萧雨。梦绕中原去。觉来依旧画楼钟。不道木犀香撼、海山风。

雪册中,夜半子。眼见星,丑恶露。四十九年分疏不去,儿孙千古遭涂污,腊八年年是一度。

貌随年老欲何如,兴遇春牵尚有馀。遥见人家花便入,不论贵贱与亲疏。

龙韬能致虎符分,万里霜台压瘴云。蕃客不须愁海路,波神今伏马将军。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