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雁有感

雁声入泬寥,节节传哀音。
哀音不可听,听之感中襟。
客从远方来,幽忧久攒心。
始为饥寒谋,今无可栖林。
浮林抹电如,休计升与沉。
奈此口体累,议者何铄金。
为客亦良苦,愁见积叶深。
壮气归消磨,羸病力不任。
狂走拥虚器,空卧庐山阴。
蒙头难御风,煮尽石鼎葠。
何时理晴竿,把钓花溪浔。
思归未可归,床蛩自纵吟。

作品评述

《闻雁有感》是宋代董嗣杲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闻雁有感》中文译文:
雁声传入寂静的湖泊,
节节传来悲伤的音响。
这悲伤的音响无法听闻,
但听后却触动了内心的情绪。
客人从远方而来,
心中已积攒了长久的忧伤。
初时因为饥寒而思考出出路,
但如今却无处栖身。
浓密的树林像电光一般闪烁,
不再计较上升与下沉。
但这个口体已经疲惫不堪,
那些议论者如何能理解其中的价值?
作为客人也是一种痛苦,
忧伤看似积攒成深厚的树叶。
旺盛的气力已消磨殆尽,
疲弱的身体无法承担起任务。
胡乱奔跑拥有虚幻的财富,
空荡荡地躺卧于庐山的阴影下。
蒙着头难以抵挡寒风的吹袭,
煮尽了石鼎中的苦草。
何时才能理顺晴朗的竿杆,
拿起鱼竿垂钓花溪中的鱼儿。
思念归家却无法归家,
床头的蛩虫自由地吟唱。

诗意和赏析:
《闻雁有感》通过描述雁声的传递,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绪。诗中的雁声被描绘为悲伤的音响,它们传入静谧的湖泊,激发了作者内心的感触。这种悲伤的音响难以听闻,但却深深触动了作者的情感,引发了他对远方客人、饥寒艰辛、无处安身等问题的思考。

诗中描绘了客人远道而来,心中积攒了长久的忧伤。起初,客人因为饥寒而思考着生存之道,但如今却无处栖身。树林的景象闪烁着电光般的浮动,不再计较上升与下沉,暗喻着作者对于世事浮沉的看法。

然而,作者的身体已经疲惫不堪,无法承担起任务。他失去了旺盛的气力,羸弱而病痛,无法应对生活的艰难。他感慨于自己的艰辛处境,同时也对那些无法理解他的议论者感到无奈。

诗中还描绘了作者的孤独和无奈。他像疯狂奔跑、拥有虚幻财富的人一样,却只能空卧于庐山阴影下。蒙头难以抵挡寒风,煮尽了苦草,表达了作者对于困境的无力抵抗。他渴望能够理顺思绪,重新振作起来,以便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家的思念,但却无法实现归家《闻雁有感》是宋代董嗣杲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通过描绘雁声传入湖泊、悲伤的音响触动内心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客人远方来访、长久的忧伤积攒、无处安身的痛苦的感受。诗意隐喻着世事浮沉、人生艰辛、孤独无奈等主题,同时也抒发了对困境的无力抵抗和对归家的思念。整首诗以雁声为线索,通过音响的传递,渲染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困境的思考。

作者介绍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爲道士,改名思学,字无益。着作除《西湖百咏》二卷外,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庐山集》五卷、《英溪集》一卷。事见《西湖百咏》自序及本集有关诗篇,《绝妙好词笺》卷六有传。 董嗣杲词,一至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庐山集》爲底本,第六卷以《四库全书·英溪集》爲底本,七、八两卷以清光绪丁氏嘉惠堂刊《西湖百咏》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从《诗渊》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九卷,从《永乐大典》等书辑得之诗编爲第十卷。

诗词推荐

失意经寒食,情偏感别离。来逢人已去,坐见柳空垂。细雨飞黄鸟,新蒲长绿池。自倾相送酒,终不展愁眉。

云阔烟深树,江澄水浴秋。美人何处在,明月万山头。

寄迹小园中,自笑客异乡。东家送槟榔,西家送槟榔。咀嚼唇齿赤,亦能醉我肠。南人敬爱客,以此当茶汤。殷勤谢其来,此意不可忘。

颓颜早觉衰,乃藉药扶持。及此季冬日,预修来岁宜。鼎成无犬见,蜜炼有蜂知。借问月中兔,长年何所为。

江皋闻曙钟,轻枻理还舼.海潮夜约约,川露晨溶溶。始见沙上鸟,犹埋云外峰。故乡杳无际,明发怀朋从。

穷腊末垂风景和,久游诚是我陵阿。牧童笛远鸡凫散,猎户弓鸣猯鹿多。季雅濙濙疑蜜酿,木奴小小似金槎。起溲十裂吴羹酽,止酒陶诗但独哦。

平生信天公,颓然不作计。顾及虽非鱼,想见亦相似。潜深本其性,鱼亦非有意。浮阳或在渚,不能终自秘。或为饥所驱,危机在香饵。轻丝引纤钩,性命困刀几。鱼以味得烹,我以名自累。安得两相忘,容我从此逝。

已设床临牖,何须绶着身。遂令移鼎贼,知愧饰巾人。

一拳打破鬼门关,一笑吐却野狐涎。四海峥嵘龙象众,鼻头只用短绳牵。

今日天气佳,忽思赋新诗。春光挟晴色,併上桃花枝。白云浩浩去,天色青陆离。余霏遇晚日,彩翠纷新奇。天公出变化,惊倒痴绝儿。逶迤或耐久,美好固暂时。平生一枝筇,稳处念力衰。澹然意已足,却赴青灯期。

羽客北山寻,草堂松径深。养神宗示法,得道不知心。洞户逢双履,寥天有一琴。更登玄圃上,仍种杏成林。

门荣世美高天下,身退心闲住洛阳。画鹤能同薛少保,爱书还比蔡中郎。花阴小酌呼邻父,月下清吟扫石床。不门从来生计薄,题签盈阁是家藏。

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蘋花 一作:苹花)

仰之弥高,赞之弥坚。瞻之在后,忽然在前。石头重举,隐峰无言。若更不会,三千大千。

山里药多人不识,夫君移植更标名。果能医得人间病,红紫何妨好近楹。

莺团橙径,鲈跃莼波,重来两过中秋。酒市渔乡,西风胜似春柔。宿春去年村墅,看黄云、还委西畴。凤池去,信吴人有分,借与迟留。(橙径 一作:怅径)应是香山续梦,又凝香追咏,重到苏州。青鬓江山,足成千岁风流。围腰御仙花底,衬月中、金粟香浮。夜宴久,揽秋云、平倚画楼。

漠漠轻云结晚阴,依依斜日挂遥岑。炊烟忽起桑榆上,散作鲛绡抹半林。

一溪之水,可涉而航。人不我直,我犹力行。

朝登黄金门,暮上白玉堂。清飙播柔弦,倏忽变炎凉。蟋蟀吟苔砌,宵行流夜光。云汉悬西南,星斗何纵横。唐虞布文德,中国奏《韶》章。群后让于朝,凤凰亦来翔。流音激青霄,奋翮向朝阳。万动各飞奔,赖此一人庆。志士思丧元,贤人愿垂芳。揽镜照容鬓,无使生秋霜。不及少壮时,

七佛相承寿脉深,只图入水见长人。截流机有青波路,天下滔滔谁问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