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虫便面

蝶舞蜂歌倦,晴蜓看未休。
谁知织妇意,方夏已思秋。

作品评述

《草虫便面》是宋代朱继芳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大自然中的昆虫为题材,通过描绘蝶、蜂、蜻蜓等昆虫的活动和景象,表达了织妇的思绪和对季节的感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蝶舞蜂歌倦,
晴蜓看未休。
谁知织妇意,
方夏已思秋。

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昆虫的活动为线索,通过描绘蝶舞蜂歌、晴蜓观察等场景,传达了织妇内心的情感和对季节变迁的感悟。

首先,诗人描绘了蝶舞蜂歌的景象,蝶在花间翩翩起舞,蜂儿在花丛中嗡嗡作响,但它们的活动也逐渐感到疲倦。这种描绘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示了一种疲倦和厌倦的情绪。

接着,诗人又描述了晴蜓在空中观察的情景。晴蜓是一种美丽的昆虫,它在晴朗的天空中静静地停留,观察周围的一切。这里,晴蜓被用来象征诗人的思索和观察,它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最后两句表达了织妇的情感和对季节变迁的感悟。织妇在这里被用来代表某个特定的女性形象,她已经开始思念秋天,对夏天的温度和气息已经产生了厌倦之情。这种情感上的转变,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

整首诗以昆虫的活动为载体,通过景物的描绘和人物的象征,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疲倦、对时间的感悟以及对季节变迁的思考。这种感悟和思考超越了昆虫的活动,融入了人的情感和命运,使诗词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诗词推荐

张硕风流隐钓缗,渔郎回首漫纷纷。杜兰香去知何在,惆怅西江一浦云。

注易笺诗解鲁论,一帆径度浴沂天。无端又被湘累唤,去看西川竞渡船。

羸骖驱野岸,山远路盘盘。清露月华晓,碧江星影寒。离群徒长泣,去国自加餐。霄汉宁无旧,相哀自语端。

百花头上选群芳,收拾香腴入洞房。但得蜜成甘众口,一身虽苦又何妨。

女真作意厌人肝,挥鞭直视无长安。南渡黄河如履地,东有太行不能山。帝城周遭八十里,二十万兵气裂眦。旌旗城上乱云烟,腰间宝剑凝秋水。雪花一日故濛濛,皂帜登城吹黑风。我师举头不敢视,脱兔放豚一扫空。夜起火光迷凤阙,钲鼓砰轰地欲裂。斯民嗷嗷将焉之,相顾无言惟泣血。

剥啄朝来送好音,唱妍酬丽自书林。柴门未扫檐垂溜,笔退谁知抱膝吟。

清时不乐道干戈,鼯鼠其如虎豹何。淮海风云连鼓角,湖山花木怨笙歌。紫微画省青烟入,细柳空营白骨多。惆怅无人奏丹扆,侧身长望涕滂沱。

登高懒,且平地过重阳。风雨又何妨。问牛山悲泪又何苦,龙山佳会又何狂。笑渊明,便归去,又何忙。也休说、玉堂金马乐。也休说、花与酒,一般香。西风莫放秋容老,时时留待客徜徉。便百年,浑是醉,几千

时流酣富贵,雅道冷如菰。甘附武韦势,相师张孔谀。识污随灶婢,气短事家奴。使读忠公传,不能泚颡无。

面皮顽恶发须忪,磨墨元来也不中。冷看他人书淡字,不知污得布裙浓。

昔日颛朝柄,何人误庙谋。渐惊吾辈尽,谁识向来愁。忠鲠芳香在,奸邪臭秽留。一时穷富贵,蜃气结成楼。

骐骥方腾踏,蚊虻敢扑缘。明年小期集,请看十庐鞭。

高人元是爱山林,倦翼犹思息树阴。况是先贤遗旧迹,未妨吾党得幽寻。熙丰法在言何害,莘渭人非恨已深。老我谁能知许事,自敲亭竹和猿吟。

云容天影水中摇,分坐船舷似小桥。联句敏於山吐月,举觞疾甚海吞潮。兴来活脔牛心熟,醉罢红炉鸭脚焦。公子翩翩得真意,马蹄尘里有嘉招。

十年裘马锦江滨。酒隐红尘。万金选胜莺花海,倚疏狂、驱使青春。吹笛鱼龙尽出,题诗风月俱新。自怜华发满纱巾。犹是官身。凤楼常记当年语,问浮名、何似身亲。欲寄吴笺说与,这回真个闲人。

昨日占天色,心知有异同。甫能湖水绿,不合晓霞红。龙挟滂沱过,蝇惊霹难雳。斯须即开霁,共快楚台风。

迥望场中百尺竿,趫材飞捷过跳丸。垂堂亦有千金子,不敢中衢徙倚看。

雅怀欲友汉刘樊,巧筑屠苏压大兰。檐宿白云山气重,门无赤日树阴寒。少年自得老成趣,危世谁如肥遁安。不界黄尘从扰扰,不妨高枕梦邯郸。

龙髯凤尾乱飕飕,带雾停风一亩秋。待取满庭苍翠合,酒尊书案闭门休。

客星聚吴会,时派落松江。老眼洞千古,旷怀开八窗。风流谈夺席,歌笑酒盈缸。杨陆不再作,何人可受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