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
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作品评述

《白露》是唐代杜甫的一首诗,描述了白露时节的景象和作者的心情。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
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诗中描绘了白露时节的美景,白露是秋季的第十五个节气,代表着秋天已经深入,天气渐凉。诗中的“团甘子”指的是石榴,石榴成熟时呈团状,甜美可口。清晨的时候,马蹄声散发出清脆的声音。

接着,诗中描述了一个花园里的景象,花园里开满了石榴树,形成了一片美丽的景色。船只驶过江溪,给人一种宁静和安逸的感觉。

诗人凭借着几案,静静地欣赏着鱼儿的游乐,回头看到骑马的人匆忙地寻找栖息之地。这里有一种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享受。

最后一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实的美的认识,他渐渐地意识到秋天的果实是多么美味可口。然而,幽径中可能有许多小路,使人迷失方向。这里有一种对未来的担忧和对困难的预感。

整首诗以描写自然景色为主线,通过对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使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

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诗词推荐

原明有申公,公休继文正。后来诸名家,有子多不令。堂堂先太史,孤峭立万仞。身不为从官,美谥君所命。子文为之子,壮岁名已盛。荣华付倘来,节义传心印。波流石不移,火炽玉宁尽。向来牋天疏,每读必起敬,相期辉国史,何止续家乘。

危亭瞰碧虚,缥缈青林薄。坐久人不知,衣上云光落。绝构临层霄,虚窗动元气。晨兴苍莽间,诸峰在平地。

对壘毰毸地,双惊滅玉尘。长鸣非后郭,利嘴欲专秦。鸱领聊延敌,鹰扬愿杀身。君恩定多少,引距即随人。

春风任恶花自笑,白浪不愁头已白。戢戢大船江浦边,昆仑五两谁非客。

湖阔兼云雾,楼孤属晚晴。礼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雪岸丛梅发,春泥百草生。敢违渔父问,从此更南征。

暂住身如鹤在松,忽然飞去又无踪。合皂山头曾不睡,夜寒看月到晨钟。

新喻渡无桥,分宜桥有栏。孰欤两徼吏,贤否已判然。堂上著威信,四郊如目前。入国政可知,兹焉略闚观。

天回驿畔江如染,凤集城边柳似搓。万事已随流水去,一尊将奈夕阳何!是非无定言何益,穷达徐观得孰多?幸有漂蓑归故里,不妨高枕且酣歌。

江头雨过凉风早,落叶纷纷费人扫。钩帘日暮无所为,把酒悠然送归鸟。佳人可望不可亲,草根唧唧秋虫吟。家本江南客江北,须发新添数茎白。

妾本洛阳人,狂夫幽燕客。渴饮易水波,由来多感激。胡马西北驰,香騣摇绿丝。鸣鞭从此去,逐虏荡边陲。昔去有好言,不言久离别。燕支多美女,走马轻风雪。见此不记人,恩情云雨绝。啼流玉箸尽,坐恨金闺切。织锦作短书,肠随回文结。相思欲有寄,恐君不见察。焚之扬其灰,手迹

眼欲观书身欲眠,斜拖黄卷曲肱边。不须身眼争然否,试待醒来问孝先。

泽国秋云重,淮山夜雨深。感时多得句,怀古独沾襟。照镜怜新发,持螯息壮心。知音无处问,冷落七弦琴。

幽居迩郊原,出户目已瞭。闲携一枝竹,散步及秋晓。寒烟引轻云,澹澹萦木杪。矫首瞩层穹,转盼失飞鸟。野潦净荒陂,惊飚泛枯篠。世态徒营营,此心殊了了。佳处谁与论,聊用付清醥。

绿叶阴阴,满城风雨催梅润。画楼人近。朝雾来芳信。从解雕鞍,休数花吹阵。无多闷。燕催莺趁。付与春归恨。

曹侯辍耕,学于上国。进士起家,为吏有绩。虽窭人子,孔武且硕。我惠我威,养我好子。我勤我暇,不借吏史。虎暴人境,肆作机穽。侯曰彻之,病在乎政。惟此戾虫,乃与政通。风林岑蔚,征夫不逢。我作颂声,与民歌之。不诬方将,俾勿磨之。

子房未虎啸,破产不为家。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报韩虽不成,天地皆振动。潜匿游下邳,岂曰非智勇?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唯见碧流水,曾无黄石公。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

初日宜征辔,轻寒怯裌衣。蟹黄经雨润,鸭绿得春肥。

此地旧寒碧,留题护竹君。窗虚不碍月,壁老易生云。一水东西隔,两山南北分。未堪低著眼,世事正纷纷。

彩云易散琉璃脆。念往事、心将碎。只合人间十三岁。百花开尽,丁香独自。结恨春风里。小园幽槛经行地。恨春草佳名谩抛弃。簇蝶罗裙休将施,香残烛烬,微风触幔,仿佛娇颦是。

一片青天棹过。小舟无地受风波。渔歌浑是太平歌。乡社年丰寻酒易,陂塘春暖得鱼多。百年闲过又如何。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