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姚燮的《黄姑林》
拼音和注音
shuí niàn bǎi lǐ zhōng , fēng chén zhèng chóu cǎ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风尘:(名)①旧时比喻混乱污浊的社会生活。②比喻旅途的劳累:满面~。③旧指娼妓的生活。
百里:一百里。谓距离甚远。古时诸侯封地范围。《孟子.万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后用以称诸侯国。参看'百里之命'。亦谓地小。古时一县所辖之地。因以为县的代称。借指县令。宝剑名。复姓。春秋秦有百里奚。见《孟子.万章上》。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原诗
既富盐与鱼,储粮复无歉。
负固堪独存,深地讵资险?
野菜不识名,万塍作春染。
四出烟港多,贴蘋腻波簟。风吹烟影微,柳枝动疏?。
蜻蝏偶来飞,水凉气难晻。
水东一角楼,平浥远山澹。
似有窈窕人,梳头背斜槛。
舟行故纡徐,与客坐延揽。
谁念百里中,风尘正愁惨。
选地思隐居,徒为望梅啖。
倘有庑可赁,吾来须不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