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

自换端平新历日,眼看日月倍光辉。
南州有雪古来少,人日不阴今见稀。
鼓舞万方观德化,转移一世属天机。
朝廷有道吾君圣,办作升平老布衣。

作品评述

诗词:《人日》
朝代:宋代
作者:戴复古

自换端平新历日,
眼看日月倍光辉。
南州有雪古来少,
人日不阴今见稀。

鼓舞万方观德化,
转移一世属天机。
朝廷有道吾君圣,
办作升平老布衣。

中文译文:
自从改用端平新历日,
眼看着太阳和月亮的光辉倍增。
南方的州府很少见到雪,
人日不再阴沉,如今很少见到。

鼓舞着万方百姓,观赏着德化的表现,
改变着世界的命运。
朝廷有着明智的统治,我们的君主是圣明之君,
致力于实现国家的和平,我是一位普通老百姓。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戴复古创作的作品,通过描绘新历日的变化,表达了对时代进步和人民生活改善的喜悦之情。

首先,诗中提到了“换用端平新历日”,意味着时间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作者观察到太阳和月亮的光辉倍增,象征着时代的光明和繁荣。这种变化使得南方地区很少见到雪,人日也不再阴沉,显示出时代的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接下来,诗中提到“鼓舞万方观德化”,表达了对君主的赞颂和对国家治理的称赞。君主被描绘为圣明之君,朝廷有着道德正直的统治。这种善治带来了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作者认为这样的统治是天意所归。

最后两句“办作升平老布衣”,表达了作者自己的身份和立场。他自称为老布衣,即普通百姓,但他对国家的兴盛和和平同样充满期待和支持。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时代进步和国家治理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普通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这种乐观的态度和对未来的希望,使得这首诗词具有积极向上的情感和艺术价值。

诗词推荐

遥风入林篠,淅沥生夜愁。明月过窗牖,照此虚室幽。念从出怀绷,志在承箕裘。唯知业书卷,何尝识戈矛。去年妖寇兴,尽破东南州。烟来走官吏,火过成墟丘。豺虎恣捕噬,鼯鼪啸朋俦。砧俎血忠义,罝纲罗善柔。皇皇势窘急,有罅即愿投。挈妻负幼子,敢谓生可偷。潜遁得幽僻,如鱼

君家枢相扶天极,气凌霜雪忠贯日。史家有笔叹无人,今有此人无此笔。君侯名家千里驹,拱璧盈尺径寸珠。合登清庙荐六瑚,合参豹尾随属车。胡为小缓云间翮,竭来螺浦分风月。开轩不与俗客谈,明月清风入牙颊。只今上印去朝天,春风玉笋催缀班。相门有相君勉旃,凌烟再写进贤冠。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弃膻在庭际,双鹊来摇尾。欲啄怕人惊,喜语晴光里。何况佞幸人,微禽解如此。

三载天庭出一魁,一魁岂是利名媒。熙宁如叶庸人耳,南渡惟张君子哉。胪唱若为调众论,囊封正要看人才。千年青史芬芳远,过眼浮荣付傥来。

归宁仿佛三千里,月向船窗见几宵。野鼠独偷高树果,前山渐见短禾苗。更深栅锁淮波疾,苇动风生雨气遥。重入石头城下寺,南朝杉老未干燋。

剑阁门西第一峰,道陵成道有高踪。行人若上升仙处,须拨白云三四重。

巫女庙花红似粉,昭君村柳翠于眉。诚知老去风情少,见此争无一句诗。

斗柄指回一性,璇玑斡转双关。滔天洪浪雪华翻。中秋夜,江月晃重山。独步上星坛。剑光横宇角,逼人寒。五灵仙子抱青鸾。飞入华胥阆苑

桂栋坐清晓,瑶琴商凤丝。况闻楚泽香,适与秋风期。遂从棹萍客,静啸烟草湄。倒影回澹荡,愁红媚涟漪。湘茎久鲜涩,宿雨增离披。而我江海意,楚游动梦思。北渚水云叶,南塘烟雾枝。岂亡台榭芳,独与鸥鸟知。珠坠鱼迸浅,影多凫泛迟。落英不可攀,返照昏澄陂。

自到西川住,惟君别有情。常逢对门远,又隔一重城。

短绿抽心草,深红半面花。游鱼知底事,跳碎水中霞。

霁雨天迥。平林烟暝。灯闪沙汀,水生钓艇。楼外柳暗谁家。乱昏鸦。相思怪得今番甚。寒食近。小砑鱼笺信。屏山交掩,微醉独倚栏干。恨春寒。

平生最受鲁公知,手简才翁语极悲。海内奇才都有几,世间瑞物不多时。君归上界骑麟去,客过新陵下马谁。笔秃无花衰久矣,可堪拂拭作铭诗。

幽趣无人会,闲中见物天。绿虚甘露结,红皱水晶圆。倒孕潜资化,成行出暮膻。寰中无巨细,动静各随缘。

珠帘绣户迟迟日,柳絮梨花寂寂春。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漫劳海内传名字,谁信腰间没酒钱。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疑道是神仙。些须做得工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

无射吹铜恰四萱,紫微深处粲前星。木行袭庆联三合,火德汉光共一丁。玩鹤怡神资葆毓,闻鸡为善想仪刑。丰年在在歌华黍,鸿鹄高飞万宇宁。

客鬓双蓬老拾遗,一灯明灭酒醒时。百年回首忽成梦,万窃有声皆是诗。残夜月枝乌未稳,故乡水草雁多饥。夹衣初试新霜冷,欲折黄花寄所思。

花间横膝兴何深,流水高山几古今。一自杏坛声响绝,不知谁解继遗音。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