憩灵鹫道院

黎明发龙门,亭午憩西院。
冒雨且不辞,宁能避泥溅。
是行良不恶,此处殊可恋。
从今山中人,何独识吾面。

作品评述

《憩灵鹫道院》是宋代王之道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晨光照亮龙门,午后休息在西院。纵然遇上雨滴,宁愿不回避泥泞。这里的景色美好,行走其中让人心生喜爱。如今来到山中,为何独独不认识我的容颜。

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黎明的到来和午后在西院的休憩,表达了作者对山中美景的赞美和向往。诗中的主人公不辞困难冒雨而行,表现了他坚毅不拔的品质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作者通过这些描写,展示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诗中的“龙门”和“西院”是具体的地点,但更多地象征着诗人所向往的境地。龙门是一个传说中的地方,常用来比喻升官发财、有所突破。西院则代表着宁静、休憩和心灵的栖息之所。通过将这些地点与作者的行为相结合,诗人表达了他不畏艰难困苦,追求心灵自由和宁静的态度和理念。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自然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山中景色和人文环境的喜爱,以及对自由、宁静和追求的向往。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物行为的结合,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追求,以及对自由意志的坚守。这首诗词给人以宁静、舒适和向往的感觉,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自然和人文之美的敏锐观察和欣赏之情。

作者介绍

王之道(一○九三~一一六九),字彦猷,自号相山居士,无爲(今属安徽)人。与兄之义、弟之深同河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钦宗靖康初调和州歷阳县丞,摄鸟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爲军,朝命爲镇抚司参谋官。高宗绍兴间通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二十年。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歷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孝宗干道五年卒,年七十七。有《相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五卷),己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五卷。事见本集卷三○附录宋尤袤《故太师王公神道碑》。 王之道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可种梅花便可居,此身安处即吾庐。胸中丘壑无今古,笔底烟霞自卷舒。着脚且坚君子操,知心自有圣人书。吾侪幸是苕川客,只好溪头学钓鱼。

别去期三载,伻来痛一书。死生诚大矣,力量果何如。平日真知我,遗言苦问予。作铭虽不愧,回首倍欷歔。

悬流效曲水,上已娱嘉宾。饮罢已陈迹,那复山阴人。

乡林空林木,不见古人居。犹寻古人迹,更与古人疏。昔为贤豪里,今作魑魅墟。湖边夜秋月,光彩波上余。

武昌洲畔去,端不为鱼肥。要起初平石,同娱莱子衣。夜长秋雨急,天阔白云飞。何日鹊乌喜,北风鸿雁归。

客瞄千万端,攻吁愁不出。谁能事低首,挥杯送白日。

卧闻百舌鸣春风,起睇檐间惟见一。自惊夫岂鬼神欤,久立恍然神未释。人能化鸟旧所传,断以不疑因杜鹃。尔今变化自何物,傥匪败家由败国。

渊明欲学醉阳城,种秫无田漫著情。渴枕误成颓玉梦,空槽宁有滴珠声。去寻云岛人非俗,吟到雪溪诗转清。邻瓮夜赊聊送似,知君已洗大苏觥。

多应谯国山边种,岂是嫦娥月里香,愿为儿孙积阴德,东堂时占一枝芳。

崇岩吐气清,幽岫栖神迹。希声奏群籁,响出山溜滴。有客独冥游,迳然忘所适。挥手抚云门,灵关安足辟?流心叩玄扃,感至理弗隔。孰是腾九霄,不奋冲天翮。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

杨柳黄金穗,梧桐碧玉枝。春来消息断,早晚是归时。玳织鸳鸯履,金装翡翠簪。畏人相问著,不拟到城南。

昏又晓。蝶梦不栖芳草。照映琼林人物好。熏香荀令小。不怕醉时健倒。恐怕醒时花笑。潘鬓都因愁白了。老人心未老。

水木绕吾庐,搴帘晚槛虚。衰条寒露鹊,幽果落惊鱼。爱酒贫还甚,趋时老更疏。乖慵自有素,不是忽簪裾。

庭下秋风飐旆旌,使君爽气逼人清。功名共喜千龄会,尊酒仍逢四事并。甘谷残英留晚翠,雍门余曲有新声。莫辞酩酊同民乐,凤诏行催上玉京。

美人梳洗时,满头间珠翠。岂知两片云,戴却几乡税。

维天之命,於穆不已。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假以溢我,我其收之。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

东风吹雨春城晚,黄昏小楼人静。燕子朱帘,谯门画角,收拾柳边残暝。微镫照影,叹尘满书床,火销香鼎。客里王孙,故家乐事尚能省。人生壮游几许,旧鸥应怪我,沙上盟冷。刻烛催诗,倾尊款话,长忆西窗风景。相思有兴。待官渡回潮,野桥吟艇。莫遣啼鹃,夜深惊梦醒。

发机外机,遣句中句。明眼衲僧,不知落处。

剑北山巑屼,剌眼乱矛戟。烟云借光景,稍觉含秀色。倚拷墙遐瞻,慨我三友益,有怀无与晤,搔首暮云碧。

规模党是野人居,剪结苍松荫屋除。閒把欹眠酬懒架,静便徐步当安舆。青精饭好终延老,紫石潭空总付渠。玩世从来畏人觉,他年方信此心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