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东阳的《易水行》
拼音和注音
lì tuō hǔ kǒu zhēng qiū háo , jīng qīng yǐ zhù xiào bù táo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秋毫:(名)鸟兽在秋天里新生的细毛,比喻极细微的事物:明察~。
虎口:(名)①指拇指和食指相连的地方。②喻指危险境地:~余生。
李东阳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原诗
田光刎头如拔毛,于期血射秦云高。
道旁洒泪沾白袍,易水日落风悲号。
督亢图穷见宝刀,秦皇绕殿嘑且逃。
力脱虎口争秋毫,荆卿倚柱笑不咷。
身就斧锧甘腴膏,报韩有客气并豪。
十日大索徒为劳,荆卿荆卿嗟尔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