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作

卧闻微霰却无声,起看阶前又不能。
一夜纸窗明似月,多年布被冷于冰。
履穿过我柴门客,笠重归来竹院僧。
三白自佳晴亦好,诸山粉黛见层层。

作品评述

《雪作》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曾几。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卧着听微弱的霰雪却无声,
起身看阶前又无法触及。
一夜间纸窗明亮如同月亮,
多年来布被冷得像冰。
行走经过我柴门的客人,
戴着笠子重重地回到竹院中的僧人。
三白自然美好,晴天也同样美好,
众山都披上了层层粉黛。

诗意:
这首诗以雪景为背景,描绘了作者在寒冷的冬夜里的感受和观察。诗人通过对雪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赏析:
《雪作》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冬夜的雪景,通过对细微之处的观察,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敏感和细致的感受力。诗中的"微霰却无声"一句,表达了雪花轻盈飘落的特点,雪的美丽之处不仅在于它的纯洁和明亮,更在于它寂静无声的特性。"纸窗明似月"一句,将雪光映照在纸窗上,给人以明亮如月的感觉,形容了雪的明亮和寒冷。

诗中还出现了"布被冷于冰"的形象,通过对被子的冷度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寒冷的冬季氛围。行人经过柴门的情节,使诗中增添了一丝人情味,既点出了冬天的寒冷,同时也展示了人与自然的互动。

最后两句"三白自佳晴亦好,诸山粉黛见层层"则描绘了雪后的山景,山峰披上了一层层雪白,形成了美丽的景色。这里的"三白"指的是天空、地面和山峰上的雪白,"粉黛"则形容了山峰雪白的美丽。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冬夜雪景的美丽,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美的追求。诗中的意象清新简练,给人以清寒、宁静的感觉,体现了宋代诗人独有的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曾几(一○八五~一一六六),字吉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徽宗朝,以兄弼恤恩授将仕郎。试使部优等,赐上舍出身,擢国子正兼钦慈皇后宅教授。迁辟雍博士,除校书郎。歷应天少尹。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提举淮东茶盐。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改提举湖北茶盐,徙广西运判,歷江西、浙西提刑。绍兴八年(一一三八),会兄开与秦桧力争和议,兄弟俱罢。逾月復广西转运副使,得请主管台州崇道观,侨居上饶七年,自号茶山居士。二十五年桧卒,起爲浙东提刑。明年改知台州。二十七年召对,授秘书少监,擢权礼部侍郎。以老请谢,提举洪州玉隆观。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以左通议大夫致仕。干道二年卒,年八十二,謚文清。有《经说》二十卷、文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茶山集》八卷。《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曾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武殿本),及《两宋名贤小集》所收《茶山集》(简称小集)、《瀛奎律髓》(简称律髓)。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寒日荒荒野外昏,乱山深处访祗园。一条涧水穿龙洞,十里松阴蔽寺门。衲子茹蔬惟鹤瘦,吾侪饮酒作鲸吞。夜阑笑语喧空阔,惊起棲鸦过别村。

青门走马趁心期,惆怅归来已校迟。应过唐昌玉蕊后,犹当崇敬牡丹时。暂游还忆崔先辈,欲醉先邀李拾遗。尚残半月芸香俸,不作归粮作酒赀。

赠半山翁甚美,责临淄公不轻。大苏肯念旧恶,小宋犹有宿酲。

下濑千艘旧擅名,汉家虓将况飞英。呼韩款渭人胥后,小耿平齐事竟成。击楫定无违庙算,覆盂端有奠神京。圣君动静天人合,持满何妨亦定倾。

五夜霜为染,轻明映碧流。山林惊有色,天地欲无秋。野渡风初起,夕阳雨未收。昔闻共墨客,霜屋落飕飗。

何处是幽栖?城南路少西。杨花穿户入,燕子避帘低。棋局聊相对,茶炉亦自携。溪头云易合,晚雨又成泥。

秦代将军欲建功,截龙搜兔助英雄。用多谁念毛皆拔,抛却更嫌心不中。史氏只应归道直,江淹何独偶灵通。班超握管不成事,投掷翻从万里戎。君子三归擅一名,秋毫虽细握非轻。军书羽檄教谁录,帝命王言待我成。势健岂饶淝水阵,锋铦还学历山耕。毛干时有何人润,尽把烧焚恨始平。

春云阴阴雪欲落,东风和冷惊罗幕。渐看远水绿生漪,未放小桃红入萼。佳人瘦尽雪肤肌,眉敛春愁知为谁。深院无人剪刀响,应将白纻作春衣。垂柳阴阴日初永,蔗浆酪粉金盘冷。帘额低垂紫燕忙,蜜脾已满黄蜂静。高楼睡起翠眉嚬,枕破斜红未肯匀。玉腕半揎云碧袖,楼前知有断肠人。

学问思辨者,於中莹且精。欲实据而有,要在笃於行。

百岁光阴,浑如一梦,不觉过春秋。憨痴愚昧,日夜为家忧。衣食前生注定,更何须、物外贪求。当思忖,深坑火院,终日个如囚。诸公听我劝,儿孙福禄,莫与为牛。把恩情挫碎,物外精求。管甚红轮西坠,尽教他,月出东头。降心定,回头是岸,咫尺到瀛洲。

洞庭先生归路长,海云望极春茫茫。别来几度向蓬岛,自傍瑶台折灵草。

儿家七十二鸳鸯。珠佩锁瑶箱。期花等月,秦台吹玉,贾袖传香。十年白玉堂前见,直是翦柔肠。将愁去也,不成今世,终误王昌。

天机大道。达者稀少。运戊已、龙蟠更虎绕。这一颗丹砂,凡世人难晓。间木金、坎离颠倒。阳全阴尽,形容不老。将水火烹煎,自然炉灶。待行功成就,炼无价宝。去朝元、七祖都了。

翠羽虽成梦,迁莺尚后群。名逃郤诜策,兴发谢玄文。昏旦扁舟去,江山几路分。上潮吞海日,归雁出湖云。诗思应须苦,猿声莫厌闻。离居见新月,那得不思君。

须髯残雪兀陈编,炀者何由更避烟。荣宦君方收晚岁,论交我亦得忘年。佐州相与营杯水,有路从今出瓮天。一日尚能千里驾,此间老骥不须鞭。

甘露卷帘看雨脚,樟亭倚柱望潮头。十年顾我醉中过,两地与师方外游。久隔兵戈常寄梦,近无书信更堪忧。香炉烟霭虎溪月,终棹铁船寻惠休。

平吞六国更何求,童女童男问十洲。沧海不回应怅望,始知徐福解风流。

倾盖相期自有人,赠言先许出埃尘。若非清议曾推挽,安得公朝有选抡。州县徙劳虽已厌,置邮传命或非真。期公莫算人间事,共醉湘江烂漫春。

西湖地僻少人知,隐吏官曹占作池。浩荡芙蕖风过夜,扶疏杨柳月明时。虽多不用一钱买,纵少足供千首诗。但使尊中深贮此,卮刀细薄可无饥。

诏使殊方远,朝仪旧典行。浮天无尽处,望日计前程。暂喜孤山出,长愁积水平。野风飘叠鼓,海雨湿危旌。异俗知文教,通儒有令名。还将大戴礼,方外授诸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