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铁厓小临海

海上三神峤,尝看羽盖飘。
玉虹三百丈,嘘气结成桥。

作品评述

《和铁厓小临海》是一首明代的诗词,作者是张简。这首诗描绘了海上的奇特景象和令人惊叹的气象现象。

海上三神峤,尝看羽盖飘。
玉虹三百丈,嘘气结成桥。

译文:
曾经看过海上的三座神秘岛屿,宛如羽毛的盖飘在海面上。
一道高达三百丈的美丽玉虹,凭借着一阵阵轻吹的气息而形成了一座凌空的桥梁。

这首诗通过描绘海上的景象,展示了自然界的神奇和壮观。作者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他对这些景象的震撼和敬仰之情。

诗中的“海上三神峤”指的是在海上出现的三座神奇的岛屿。这些岛屿的奇异和神秘性被比喻为羽毛在飘动。这样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而“玉虹三百丈”则描述了一道长达三百丈的美丽玉虹。这道玉虹不同于常见的彩虹,它是由一阵阵的气息凝结形成的。这样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了自然界中的奇妙景象,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气象现象的赞叹。

整首诗以简约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美丽景象的赞叹,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通过这些描绘,读者可以感受到自然界的神奇与壮美,同时也能够体会到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诗词推荐

华发苍头,年年更变,白雪轻犯双眉。六旬过四,七十古来稀。问柳寻花兴懒,拈筇杖、闲绕园池。曾中有,青州从事,无意唤琼彝。人生,何处乐,楼台院落,吹竹弹丝。奈壮怀销铄,病费医治。漫道琴弦绿绮,游鱼听、山水谁知。盘洲怨,盟鸥闲阔,瘗鹤立新碑。

春花粲兮,两山之间。谁与我适,觞咏以还。

六经乐故亡,三礼复不完。名数颇舛刺,或亦疑同官。易诗书春秋,论孟庸学篇。弥缝救破断,谁实心斯传。始以营道翁,终之紫阳仙。堂堂七君子,如日常在天。有暮必有旦,岂无来者贤。大匠一朝作,绳墨其舍旃。

每与本坡心印传,雪堂终日悟琅然。七弦高挂挥无用,明月当天一点圆。

闲来得病绯衣客,著酒当茶桑苎翁。谁知十室有二士,复得周叟同从容。叟今行年馀七十,七岁诗成鬼神泣。即今吻合主盟坛,籍堤惊奔汗流急。两君置陈亦严整,未许行人私越境。有时争利逐辎车,掉鞅安行发机罕。战者方酣见者真,走书取证石壁人。石壁老人方睡起,岩前一笑桃花春。

平生始识真梅,不数朱唇皓齿。小立寒梢注目,幽香已着人衣。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解垂要理真,诠羡非深意。大谁教指因,缘善归心会。

一日如三秋,属君情所专。晨风吹初春,绕屋鹊声乾。得非造物意,怜我徒侣单。放晴速君归,一笑不作难。起携化龙生,消散枯体酸。矫首东山云,行人为我言。言君骑紫马,近在十里间。溪边古松堤,柳波梅飞残。疾走落巾履,欢迎许平字。津津眉间黄,顾我一粲然。颇云万貔虎,枕戈

濯锦豪华梦不通,岿然孤叠乱山中。行歌满道知人乐,露积连村见岁丰。万瓦新霜扫残瘴,一林丹叶换青枫。鹅黄名酝何由得,且醉杯中琥珀红。

轮中别有物,光外更无空。(《咏月》)

吾道悠悠,忧心悄悄,最无聊处秋光到。西风林外有啼鸦,斜阳山下多衰草。长忆商山,当年四老,尘埃也走咸阳道。为谁书到便幡然?至今此意无人晓。

对水看山别离,孤舟日暮行迟。江南江北春草,独向金陵去时。

冶态轻盈,香风摇荡,画栏淑景初长。彩霞深处,明艳夺昭阳。试问沈香旧事,应劝我、莫负韶光。多情是,低徊顾影,云幕淡微凉。人间,春更好,一枝斜插,犹记疏狂。到如今潘鬓,暗点吴霜。乐事直须年少,何妨拚、一饮千觞。醺醺醉,壶天向晚,春思正悠扬。

赵有两毛遂,鲁闻二曾参。慈母犹且惑,况在行路心。冠冕无丑士,贿赂成知己。名利我所无,清浊谁见理。敝服空逢春,缓带不著身。出游非怀璧,何忧乎忌人。正须自保爱,振衣出世尘。

老子平生不附炎,雪间炉炭晚间添。红光乱拆银花碎,翠焰双抽柳叶尖。爱惜麒麟牢禁手,驱除盐絮密垂帘。急分一炬牵船底,岸上霜风正似鎌。

天吴凭怒鼓涛澜,不作闲居卷轴看。夜半负山谁料得,重来坐失两高寒。

就莆食菜国恩优,昼锦全胜万里侯。却笑向来师尚父,磻溪不老老营丘。

吾评古法书,固自有高下。端州遗我石室碑,一字千金恐非价。莫邪之剑难争锋,李公落笔神气同。诗鸣一代属山谷,草根亦复吟秋虫。

能清谢脁思,暂下承明庐。远山新水下,寒皋微雨馀。更怜归鸟去,宛到卧龙居。笑指丛林上,闲云自卷舒。宁心鸣凤日,却意钓璜初。处贵有馀兴,伊周位不如。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