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又燕山九日作

万里汉家使,双节照清秋。
旧京行遍,中夜呼禹济黄流。
寥落桑榆西北,无限太行紫翠,相伴过芦沟。
岁晚客多病,风露冷貂裘。
对重九,须烂醉,莫牢愁。
黄花为我,一笑不管鬓霜羞。
袖里天书咫尺,眼底关河百二,歌罢此生浮。
惟有平安信,随雁到南州。

作品评述

《水调歌头·又燕山九日作》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万里汉家使,双节照清秋。
旧京行遍,中夜呼禹济黄流。
寥落桑榆西北,无限太行紫翠,相伴过芦沟。
岁晚客多病,风露冷貂裘。
对重九,须烂醉,莫牢愁。
黄花为我,一笑不管鬓霜羞。
袖里天书咫尺,眼底关河百二,歌罢此生浮。
惟有平安信,随雁到南州。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旅途中的景色和情感为主题。诗人通过描述自己作为汉家使者行走千里、照亮秋天的双节,回忆在旧京城的经历,以及夜间呼唤禹王来治理黄河的场景来展现他的游历经历。诗人寂寥地穿过西北的桑榆之地,欣赏着无尽的太行山紫翠之色,并在途中与芦沟相伴。在晚年,他的客居之地多了疾病的困扰,寒风和露水使他的貂裘变得冰冷。面对重阳节,他希望融入醉态中,不再沉溺于忧愁之中。他用黄花自比,笑容中不再顾忌鬓角上的白发。他的袖子里藏有天书般的文字,眼中深藏百二关河的景象。他唱罢诗歌,意味着他的生命如同浮云一般。唯有平安的心情,伴随着候鸟南飞,随着他一同到达南州。

赏析:
这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心境和感受。诗人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美丽,同时也折射出自己的孤独和无奈。他在文中表达了对疾病和寒冷的忧虑,同时又表达了对快乐和自在的追求。他将黄花作为自己的比喻,展示了对岁月流转中不可避免的衰老的接受和豁达。最后,他寄托了对平安和安稳生活的渴望,以及对远方的思念和向往。

整首诗以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感情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悟。它展现了旅途中的辛酸和苦涩,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和自由的向往。这首诗引发人们对时间流逝、人生的起伏和对内心追求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范成大(一一二六~一一九三),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吴(今江苏苏州)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除徽州司户参军。三十二年,入监太平惠民和剂局。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编类高宗圣政所兼勅令所检讨官。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累迁着作佐郎。二年,除吏部员外郎,爲言者论罢。三年,起知处州。五年,除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兼国史院编修官。六年,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使金。使归,迁中书舍人,同修国史及实录院同修撰。七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年召对,权礼部尚书。五年,拜参知政事,寻罢。七年,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八年,知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一四))。十年,以疾奉祠。十五年,起知福州,未赴。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加资政殿大学士知太平州。四年卒,年六十八。有《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今传《石湖居士诗集》三十四卷,及《吴郡志》、《揽辔录》、《骖鸾录》、《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事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一《范公成大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六有传。 范成大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清康熙顾氏爱汝堂刊本爲底本。校以明弘治金兰馆铜活字本(简称明本)、康熙黄昌衢藜照楼刻《范石湖诗集》二十卷(简称黄本),并酌采清沈钦韩《范石湖诗集注》(简称沈注)。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兴事常苦易,成事常苦难。不督雨中役,安知民力殚。年来上功勋,智者争雕钻。山河不自保,疏凿非一端。讥诃西门豹,仁智未得完。方以勇自许,未恤众口叹。天心闵劬劳,雨涕为泛澜。不知泥滓中,更益手足寒。谁谓邑中黔,鞭箠亦不宽。王事未可回,后土何由乾。

山麓水滨竹木阴,我侬懒养静居深。一生自足淡中味,三际那收閒底心。壑云未成出岫意,松风能作下滩音。十分清兴与谁共,想有沃洲支道林。

柱石中朝,还不减、汾阳劝考。人尽道、今年相府,南衙春早。肘后不知金印大,书中渐觉群众疑少。问南枝、消息几多春,调羹了。宝窦暖,香云*。睛云霁,西山晓。见一星声入江淮渺。愿神尖、长对寿眉青,

市远村深客到稀,草堂终日掩柴扉。酿成新蜜蜂儿静,分尽残泥燕子归。

志士本激烈,况当离别情。直气不得发,逢秋吐商声。浮云蔽长空,驱马去孤城。广川无舆梁,一苇讵能横。将寻故山隐,自芟荒草耕。蠹书束高阁,龙剑日夜鸣。行路由正途,能使山岳平。端居息机心,卧闻蝼蚁争。知君重交结,临分吐平生。

阅世皇王去如矢,旧都犹未梦魂底。九衢车马葬氛霾,谁解低眉映窗纸。光怪图书四壁闲,况接风流赵管间。如山忧患不到处,高致幽情独掩关。

维摩居士病不起,却向方丈说法无一事。此证何证无实证,针灸汤药所不治。子房状貌如妇人,及到筹帷决胜无比伦。此相何相无实相,骨骼毛颜不足论。我虽不能学居士,逢人笑语中痛痞。我虽不能子房,峥嵘自在虚皮里。落魄道人赵月堂,挟医与相走四方。肘后有方千金良,眼中有电千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彼民若不骇舆,乃翁可就安车。击鲜之力不足,啜菽之欢有馀。

当年嗽卧丈人家,鼓笛村村改岁华。选肉必多储胃肾,忌鲜缘不啗鱼虾。闺房德义谈虽切,事业身穷报自赊。肺疾晚侵谁是主,看君七十更寒些。

远别望有归,叶落望春晖。所痛泉路人,一去无还期。荒坟遗汉阴,坟树啼子规。存没抱冤滞,孤魂意何依。岂无骨肉亲,岂无深相知。曝露不复问,高名亦何为。相携恸君罢,春日空迟迟。

寄语双莲子,须知用意深。莫嫌一点苦,便拟弃莲心。

平生不得吟诗力,空使秋霜入鬓垂。太岳峰前满尊月,为君聊复一中之。

郡文学掾未宜卑,四七元勋所愿为。归兴忽如忆鲈脍,閒心肯复恋皋比。郑虔粱肉非无分,薛令桑榆竟自奇。想见田园有余乐,时能寄我和陶诗。

独立缥缈之飞楼,高视乾坤又何愁。江风萧萧云拂地,笛声愤怒哀中流。邻鸡野哭如昨日,昨日晚晴今日黑。苍皇已就长途往,欲往城南忘南北。

病知心力减,老觉光阴速。五十八归来,今年六十六。鬓丝千万白,池草八九绿。童稚尽成人,园林半乔木。看山倚高石,引水穿深竹。虽有潺湲声,至今听未足。

我有嘉宾宴乍欢,画帘纹细凤双盘。影笼沼沚修篁密,声透笙歌羯鼓干。散后便依书箧寐,渴来潜想玉壶寒。樱桃零落红桃媚,更俟旬馀共醉看。

河鱼未上冻,江蛰已闻雷。(见《纬略》)

深衷何自见。宽诏不胜书。当宁延方岳,逢人问里闾。岁为周委积,家被汉蠲除。巷哭弥天远,长江泪不如。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