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酒

渊明爱酒得之天,岁晚还吟止酒篇。
日醉得非促龄具,只今病渴已三年。

作品评述

诗词:《止酒》

渊明爱酒得之天,
岁晚还吟止酒篇。
日醉得非促龄具,
只今病渴已三年。

中文译文:
深明深爱酒,这是上天所赐,
年岁渐长,我将吟咏《止酒篇》。
白天醉倒,不是因为年纪老迈,
如今我患上了三年的病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辛弃疾的作品,以自身的饮酒习惯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酒的矛盾情感和对酒的戒断之痛苦。

第一句"渊明爱酒得之天",渊明是辛弃疾的字,表明诗人深深地热爱酒,并将这种热爱看作是上天所赐予的。

第二句"岁晚还吟止酒篇",描述了诗人年岁渐长,意识到酒对自己的危害,决心写下《止酒篇》来警醒自己。

第三句"日醉得非促龄具",指出诗人即使在白天也会醉倒,不是因为年纪老迈,而是因为酒瘾难控制。

最后一句"只今病渴已三年",表达了诗人因酒瘾导致的病渴已经困扰了他三年之久,强调了他对酒的戒断的痛苦和困难。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酒的矛盾心理和对酒瘾所带来的困扰的深刻认识。诗人意识到自己对酒的过度依赖和对身体健康的伤害,同时也表达了他想要戒酒的决心和对戒酒过程的痛苦的描绘。这首诗以自传体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对生活的反思,展现了辛弃疾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身弱点的坦诚。

作者介绍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诗词推荐

惆怅高歌入睡乡,梦中魂魄尚飞扬。起来露立频搔首,夜静无风自在凉。

孤风独上子陵台,藻思天然顷刻开。银烛不妨花下照,铁心肯向赋中回。休怀濯锦梦水星,早应筑沙堤上来。急裹紫霞望公至,也教凡卉识仙莱。

雪骨冰肌合耐寒,怕寒却不离家山。老夫怀土与渠等,一钁移来得许顽。

眼有玄花因悼亡,观书对客两茫洋。情知泪是衰翁血,更为童乌滴数行。

种梅欲百亩,谁老意未渝。有山在堂背,有溪在庭除。我危坐中央,花以寘坐隅。人固不可亲,花亦不可疎。

一池春水绿萦回,池上梅花暖自开。想见温泉初出浴,六宫遥指太真来。

王室符长庆,环中得水精。任圆循不极,见素质仍贞。信是天然瑞,非因朴斫成。无瑕胜玉美,至洁过冰清。未肯齐珉价,宁同杂佩声。能衔任黄雀,亦欲应时明。

奉常龃龉坐刚肠,月旦评君小奉常。父子相传似孤竹,越鄞两处有甘棠。人间梦事一炊熟,宰上埋辞万丈光。曾识尊公与贤叔,薤歌吟罢意凄凉。

风露萧萧叶半黄,老来情薄似秋阳。一樽冷落思佳客,九日凄凉在异乡。采菊何心追靖节,哦诗无语答仇香。危台戏马今安在,休惹清愁搅石肠。

明时麟凤在郊邱,南北东西取次游。诗向足山楼上出,无诗千万莫登楼。

从来吴蜀势相亲,制阃今勤侍帝臣。可但覆瓯称直道,暂烦分陕济斯民。剑关日下山河重,井络天开号令新。圣主遂宽西顾念,遨头正及锦江春。

墓前共榦直能奇,勾引先生读断碑。见说嘉禾曾有颂,平生行止不须疑。

行止非人料,驱驰未席温。传闻选肤使,端为慰黎元。瘴岭农耕少,山城海气昏。唯勤凋瘵虑,此外更何言。

张颠颠后颠非颠,直至怀素之颠始是颠。师不谭经不说禅,筋力唯于草书朽。颠狂却恐是神仙,有神助兮人莫及。铁石画兮墨须入,金尊竹叶数斗馀。半斜半倾山衲湿,醉来把笔狞如虎。粉壁素屏不问主,乱拏乱抹无规矩。罗刹石上坐伍子胥,蒯通八字立对汉高祖。势崩腾兮不可止,天机暗

钟乳三千两,金钗十二行。妒他心似火,欺我鬓如霜。慰老资歌笑,销愁仰酒浆。眼看狂不得,狂得且须狂。

针锋头上透天关,著意忘怀两不堪。直下早逾千万劫,即今成佛未同参。

静听迢迢宫漏长,斋居暂屏万机忙。那无诗句娱清景,恰有梅梢送冷香。案积陈编闲检点,志期旧学重商量。灰飞子夜调元律,又喜天心复一阳。

原夫箫干之所生兮,于江南之丘墟。洞条畅而罕节兮,标敷纷以扶疏。徒观其旁山侧兮,则岖嵚岿崎,倚巇迤,诚可悲乎其不安也。弥望傥莽,联延旷荡,又足乐乎其敞闲也。托身躯于后土兮,经万载而不迁。吸至精之滋熙兮,稟苍色之润坚。感阴阳之变化兮,附性命乎皇天。翔风萧萧而径

万里江山几废兴,览图直合拊吾膺。三王二帝皆难问。两汉六朝何所称。此日中原全拱北,异时深谷或为陵。看来今古皆如梦,梦境虚无岂足凭。

话别应知太去匆,明朝马首定东风。镜中人瘦如花瘦,湖上春浓似酒浓。行色已如天色好,道情不与世情同。如今老眼浑无泪,醉颈当筵似玉虹。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