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夏雨中宛有秋色四望之际百感生焉因题於纸

粟花时节雨脩脩,莫道如秋即是秋。
客路几千成大梦,年华一半落东流。
眼存将圣生前笔,心得骚人格外愁。
微物若教无所失,尘埃犹愿补嵩丘。

作品评述

《季夏雨中宛有秋色四望之际百感生焉因题於纸》是宋代李覯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粟花时节雨脩脩,
莫道如秋即是秋。
客路几千成大梦,
年华一半落东流。

眼存将圣生前笔,
心得骚人格外愁。
微物若教无所失,
尘埃犹愿补嵩丘。

诗词的中文译文:

夏季的粟花时节,细雨缓缓地落下。
不要说像秋天就是秋天。
我作为旅客行走了千万里,却只成了一场大梦,
时光已经过去了一半,像东流的河水一样离去。

眼中保存着圣人生前的笔迹,
心中领悟着骚人的特殊忧愁。
即使微小的事物教我无所失去,
我仍然愿意修复受损的嵩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夏季的雨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思考。诗人用细腻的描写手法,将雨水与秋天进行对比,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感叹。

诗的前两句“粟花时节雨脩脩,莫道如秋即是秋”通过雨水与秋天的对应,提醒人们不要片面地以为某种变化就代表着某个季节的到来。这种变幻多端的景象也象征着人生的不可预测性和复杂性。

接下来的两句“客路几千成大梦,年华一半落东流”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经历和光阴流逝的感慨。诗人以旅客的身份行走千万里,却发现这一切只是一场虚幻的梦境,而时间却已过去了一半,如同东流的河水一样无法挽回。

诗的后两句“眼存将圣生前笔,心得骚人格外愁。微物若教无所失,尘埃犹愿补嵩丘”表达了诗人对传世文化的珍视和对骚人忧愁的共鸣。诗人希望即使微小的事物也能够教会他不失去任何东西,他仍然愿意修复受损的文化遗迹,象征着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整首诗词以雨天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生变迁和传统文化的思考和感慨。通过细腻的语言和意象的运用,诗人抒发了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人生意义的思索,展示了他对岁月流转和珍视传统的态度。

诗词推荐

烟雨晚晴天,零落花无语。难话此时心,梁燕双来去。琴韵对薰风,有恨和情抚。肠断断弦频,泪滴黄金缕。

含鄱亭下郁葱葱,云片万枝伴金松。锲刻经营苦巧手,缅怀创业仰胡公。水杉银杉堪继武,阳春永在万卉荣。瑶花琪草争芳妍,东风必定压西风。

急管杂青丝,玉瓶金屈卮。寒天高堂夜,扑地飞雪时。贺君关西掾,新绶腰下垂。白面皇家郎,逸翮青云姿。明旦之官去,他辰良会稀。惜别冬夜短,务欢杯行迟。季女犹自小,老夫未令归。且看匹马行,不得鸣凤飞。昔岁到冯翊,人烟接京师。曾上月楼头,遥见西岳祠。沙苑逼官舍,莲峰

漠漠春寒罢对棋,霏霏春雨却催诗。梅花一树映疏竹,茅屋三间围短篱。醉倒幸无官长骂,出游自有老人期。年光满眼吾何憾,又近吴蚕浴种时。

梅梢腊尽春归了。毕竟春寒少。乱山残烛雪和风。犹胜阴山海上、窖群中。年光老去才情在。惟有华风改。醉中幸自不曾愁。谁唱春花秋叶、泪偷流。

幽梦回千里,高城转五更。窗虚送月落,竹动喜风生。自笑行安往,犹思坐待明。郊居少僮仆,手自辟柴荆。

爪距深藏独露冠,紫茸簇出弄清寒。五更月下朦胧看,只欠一声惊夜阑。

剑门崔嵬若相抗,云栈萦回千百丈。石角钩连皆北向,失势一落心胆丧。侧身西望不可傍,猛虎毒蛇相下上。安得朱亥袖椎来,为我碎打双叠嶂。

谪远自安命,三年已忘归。同声愿执手,驿骑到门扉。云是帝乡去,军书谒紫微。曾为金马客,向日泪沾衣。

一年好处是初春,十阁争先奉圣人。彩胜宝幡簪帽巧,兰芽蔬甲族盘新。

历历枢中转化机,出门气象履芳时。溪光丽濯红锦段,风柳细撚黄金丝。空空不碍浑亡我,处处相逢却是谁。会得宾头卢见佛,向人卖弄有长眉。

楼前山色古今景,楼外溪声日夜雷。静坐焚香读周易,丁宁莫放俗人来。

母家令足食,父族使安生。睦党可谓孝,能之惟晏婴。

晴晓国门通,都门蔼将发。纷纷洛阳道,南望伊川阙。衍漾乘和风,清明送芬月。林窥二山动,水见千龛越。罗袂罥杨丝,香桡犯苔发。群心行乐未,唯恐流芳歇。

易乃一量秤,铢铢分重轻。百千亿万事,义理是权衡。

何处哭故人,青门水如箭。当时水头别,从此不相见。

九曲弦歌满巷传,儒林声价有谁先。昔怜少学随翁久,今喜新文信汝贤。删后画前元未圣,南花北叶定谁妍。终期猛进一篙力,透过龙门急水船。

金殿晨趋玉佩苍。君才久合侍龙章。花砖学士紫薇郎。小试一麾行促诏,暂留千骑且飞觞。夜堂歌暖借春光。

宁将身塞祸,不忍母流离。我自不为恶,黄泉今有辞。

淮浙千万山,兹山钟秀异。山中四时好,雪景更佳耳。危登俯八荒,岂无超诣士。春游眩红紫,秋赏挹苍翠。冲寒缭冰崖,问讯世能几。山神出奇观,似慰远来意。漫空飞六花,匝地掩无秽。颇疑群玉府,飘堕人间世。又疑姑射仙,与物洗疵疠。意行辄有得,旷望了无际。便欲呼云车,御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