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得石山二座西南道李监场索之附海船归三山

长料负山人不多,眼中今失两嵯峨。
非渠偶有夸娥力,如我太行王屋何。

作品评述

《余得石山二座西南道李监场索之附海船归三山》是宋代诗人曾丰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余得石山二座,西南道上的李监场索道附近,海船归向三山。
长料负山人不多,眼中今失去两座高耸峻峭的山峰。
非渠偶有夸娥力,就像我这太行山和王屋山一样壮丽。

诗意:
这首诗以石山、李监场索道和三山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景色的观察和感慨。作者在石山上,看到了西南道上的李监场索道附近,海船驶向三山的壮丽景象。他注意到这片山地上居住的人很少,而眼前的景色已经失去了两座高耸峻峭的山峰。然而,即使这样,作者仍然觉得这里的景色非常壮丽,因为与夸娥山和王屋山一样,它们都是太行山脉的一部分。

赏析:
这首诗借景抒怀,通过描绘石山和附近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思考。诗中的"余得"表示作者所在的位置,强调了他的亲身经历和切身感受。"长料负山人不多"表明这片山地的人烟稀少,与自然景色相比,人类的存在显得微不足道。"眼中今失两嵯峨"则暗示作者目前所看到的景色与以往不同,曾经的两座高山已经消失。这种变迁让作者感叹岁月的流转和不可逆转的变化。然而,诗人并不因此而失望,他仍然视太行山和王屋山为壮丽的存在,将它们与当前的景色相媲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深深喜爱和敬畏之情。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观,通过对景物的观察和感慨,传递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同时,通过对人类存在和自然变迁的对比,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和对生命短暂性的感悟。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示了作者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感悟,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作者介绍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歷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爲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爲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路尽初逢寺,行行独叩扉。民贫稀送供,僧老少完衣。日正楼钟动,溪深药草肥。吾衰亦久矣,舍此欲畴依?

知君婴世患,垂白窜南方。四海皆称屈,群儿苦中伤。天资随世殒,遗恨与天长。但诵箕山曲,招魂葬故乡。

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花褪雨,絮沾泥。凌波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

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钟声知何处,苍苍树里闻。

伏牛真怪事,馀胜几人谙。日彩沉青壁,烟容静碧潭。泛心何虑冷,漱齿讵忘甘。幸挈壶中物,期君正兴酣。

尝闻越邑民,祷雨碧岩畔。神龙如有期,为霖通旱暵。

由来恬退士,史册亦稀疏。唐有杨少尹,汉惟疏大夫。翁能辞禄去,我欲杀青书。今世无名笔,谁为写作图。

范阳忘名载西子,介推逃蹟累山樊。先生政尔无多事,聊把渔杆坐水村。

凌晨有客来款门,盥栉下榻呼冠巾。怪生鹊喜绕庭树,迎客不但填河津。清尊湛湛开北牖,颐指市奴骏奔走。烹鲜煮饼罗朝盘,苜蓿阑干岂有无。一杯两杯叱先驱,群羊入梦撞瓮菹。三杯四杯舌底滑,阖坐牢辞辄投辖。共言卯饮夕不同,能使终日长冬烘。一朝便废一日事,除却投床百无技。

读书无灵时易过,剩得此身寄寒饿。浮议徒然强雌黄,孤生已拚蚁旋磨。江湖说诗在处多,字不堪煮诗奈何。不若将军氈帐醉,儿郎帐里传羌歌。归寻种秫安愚分,微名微利天所靳。长沮桀溺隐者欤,耦耕曾答仲由问。浊世悲欢无歇时,公事不了归痴儿。胸蟠今古何足恃,得醉且醉莫须疑。

客有黄金共璧怀,如何不肯赎奴回。今朝且尽穹庐酒,后夜相思无此杯。

万里清秋景,都归乎此亭。光阴几今古,天地一宫廷。澬水东西白,梅山表里青。登临生酒兴,欲醉又还醒。

欧苏游息地,草木有辉光。使君何风流,入手两印章。下客亦天寺,音尘许相望。不登醉翁亭,尚能登雪堂。

昨者腾章奏发仓,今兹飞檄议驱蝗。四无告者仅一饱,七不堪中仍百忙。皦日自能临俯仰,浮云宁解制行藏?求田问舍亦何有,岁晚倦游思故乡。

去年杀韩信,今年醢彭越;徐常幸前死,诸公宁望活?丞相戮,将军诛,觖望恣肆固有迹,坐以谋反疑有无,罪止及身或收孥。杀胡党,杀蓝党,万十万人保无枉?文武军民打一网。一斗粟,一座城,一条龙,一连鹰,革左塌何纷纷,得非此辈之冤魂!

般若真微妙,无相为宗要。无住元为体,十方皆昭耀。研穷理趣长,堆卷积山冈。言言不及,一口吸西江。方言称智慧,真人本无位。出入面门间,参方还了利。喻法比金刚,万邪岂可当。不坏超今古,日久共行藏。彼岸波罗蜜,清光穿白日。镜中不乱光,虚空无鸟迹。经文华贯行,破有作

清风肃肃摇窗扉,窗前修竹一尺围。纷纷苍雪落夏簟,冉冉绿雾沾人衣。日高山蝉抱叶响,人静翠羽穿林飞。道人绝粒对寒碧,为问鹤骨何缘肥。

洞庭白波木叶稀,燕鸿始入吴云飞。吴云寒,燕鸿苦。风号沙宿潇湘浦,节士悲秋泪如雨。白日当天心,照之可以事明主。壮士愤,雄风生。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

辇寺栖迟不计年,衡门无异对林泉。试闱给笔频辞命,译馆翻经屡奏篇。九陌尘埃方外境,六时香火静中缘。思陪丈室谈名理,自愧常为俗累牵。

白云故绕青原寺,青竹深藏白鹭洲。物外未能穷往迹,眼中欣复对诗流。功名邂逅何嗟晚,岁月侵寻直漫遒。拟尽崎岖仍窈窕,几时扶策更拿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