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俞樾的《九曲桥亭联》
拼音和注音
jì gù xiāng yì yǒu xiān tán , kàn yī yàng hú guāng , tiān dé shí qiáo zhǎng jiǔ q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故乡:(名)出生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家乡。[近]家乡。[反]异乡|他乡。
湖光:日光映照在湖面上所产生的光影。
一样:相同;没有区别。
九曲:九曲,常做地名。有福建武夷山九曲溪,山东省济南市区市中区九曲庄,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九曲街道等。
石桥:1.石造的桥。2.特指浙江省天台山的名胜石梁。梁连接二山,形似桥,故称。
俞樾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原诗
记故乡亦有仙潭,看一样湖光,添得石桥长九曲;
至此地宜邀明月,问谁家秋思,吹残玉笛到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