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三十一首

相逢打鼓弄琵琶,须是还他两会家。
曲罢不知何处去,夕阳斜映暮天霞。

作品评述

诗词:《颂古三十一首》

相逢打鼓弄琵琶,
须是还他两会家。
曲罢不知何处去,
夕阳斜映暮天霞。

译文:
相逢时,敲打鼓,弹奏琵琶,
必须归还给那位离别的亲人。
曲终之后,不知道何处去,
晚霞倾斜映照着夕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释玿写的《颂古三十一首》中的一首。诗人以琵琶和鼓声为背景,表达了离别和归家之间的思考和感慨。

首句描述了相逢之际,琵琶和鼓声共鸣。这里的琵琶与鼓可被视为人们情感的象征,琵琶代表女性柔媚的乐声,而鼓则饱含阳刚之气。相逢的场景中,琵琶和鼓声相互呼应,传达出浓厚的情感交流和亲密之意。

接着,诗人提到了将琵琶和鼓归还于“他”。这里的“他”指代离别的亲人。通过“归还”,诗人暗示着离别和团聚之间的情感纽带,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家的向往。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曲终之后的迷茫和无处寻觅之感。诗人不知何处去,夕阳斜映着暮天的晚霞,增添了一种无边无际和无迹可寻的感觉,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家的思念和渴望。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离别与归家之间情感的思考和感慨,描绘了诗人内心世界中的迷茫和渴望。通过琵琶与鼓声的交织与呼应,诗人将内心的情感与外在的景物相结合,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家的渴望。诗意深远,给人以思考和思绪的启发。

诗词推荐

一生有志恨无才,久尔萧萧白发催。力学当年真自信,初心到此未应回。旧人化去浑无几,新障重生拨不开。七十三年还住否,获麟後事转难裁。

傲雪凌霜。平欺寒力,搀借春光。步绕西湖,兴余东阁,可奈诗肠。娟娟月转回廊。诮无处、安排暗香。一夜相思,几枝疏影,落在寒窗。

一饮动连宵,一醉长三日。废尽寒暄不写书,富贵何由得。请看冢中人,冢似当时笔。万札千书只恁休,且进杯中物。

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工夫半未全。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秋郊送行色,执别临清流。风神掣回柳,故故牵衣裘。吟螀附草际,催客登兰舟。问客何所之,驾言京阙游。愚闻京阙间,多难三春秋。阃外炙鱼肉,阙风罗羊头。鼎却吠尧犬,冠还沐楚猴。和戎重输费,廓庙有隐忧。赈荒少储蓄,郡国无良谋。飞蝗蔽日月,兆龟拆田畴。君以经济材,抱负

墦间不足又之他,犹自施施骄室家。齐国一人如许尔,宁知后日事如麻。

诸侯分楚郡,饮饯五谿春。山水清晖远,俱怜一逐臣。

自笑声来,骨相无奇,壬三甲三。觉紫宸班里,都忘故步,维摩室内,添个新参。壮也不如,老之将至,今日将军战岂堪。江湖客,况诗肥贾岛,笔瘦王昙。纷纷纡紫脱蓝。送水北山人又水南。喜支离得佚,散材可寿,一丘自足,万象中涵。脍炙功名,膏盲富贵,举世黄梁梦正酣。知谁健,

回廊月下短歌行,惟有知音解有情。一曲红窗声里怨,如今分作两愁城。

望红渠影里,冉冉斜阳,十里堤平。唤起江湖梦,向沙鸥住处,细说前盟。水乡六月无暑,寒玉散清冰。笑老去心情,也将醉眼,镇为花青。亭亭。步明镜,似月浸华清,人在秋庭。照夜银河落,想粉香湿露,恩泽初承。十洲缥缈何许,风引彩舟行。尚忆得西施,余情袅袅烟水汀。

长官真是委边嵬,积累如山姓里来。认得两閒无二本,口将一念贯三材。异形所感犹如此,同气相孚亦信哉。陆续功夫宁有己,相期更验漆雕开。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登车何时顾,飞盖

未言路上舟车费,尚欠城中酒药钱。

群木方憎雪,开花长在先。流莺与舞蝶,不见许因缘。

访碑无古迹,丹碧覆嵯峨。塔向城中共,山从寺右多。疏松涉溪路,远溇太湖波。何锴书堂在,犹嫌隔翠萝。

曲阑干外天如水。昨夜还曾倚。初将明月比佳期。长向月圆时候、望人归。罗衣著破前香在。旧意谁教改。一春离恨懒调弦。犹有两行闲泪、宝筝前。

平时谷口驰声名,只今朝市心如水。司马政成方外趣,官事莫能相料理。公堂卜筑在人境,钟阜孱颜是吾里。瑶林琼树风尘外,白雪阳春谈笑里。花间有酒可逃禅,客至忘吾还隐几。便应诏登金马门,乐此徜徉聊复尔。君王神圣相伊周,虎豹空山不可留。招我白云二三子,弹冠径出从公游。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谷鸟唤人啼,山人过竹西。树高将宿凤,江霁欲生霓。径暖莺花日,风和燕子泥。莫辞尊酒暮,烟□□相思。

秋水幽幽济河道,君挂蒲帆若飞鸟。西风黄叶滞公车,鸡黍从君怀故庐。男儿自有四方志,世上相期独荣利。昔时马周徒步动天子,君今有用当如此。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