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秋东郊游瞩

高斋散凉气,秋郊欣遐瞩。
旷岭赴遥波,清云响疏木。
日入会田作,荒蹊锄钩涘。
孤村生夕烟,新苔入鸣犊。
归来无余物,山月乱简牍。

作品评述

《新秋东郊游瞩》是明代俞允文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高斋散凉气,秋郊欣遐瞩。
旷岭赴遥波,清云响疏木。
日入会田作,荒蹊锄钩涘。
孤村生夕烟,新苔入鸣犊。
归来无余物,山月乱简牍。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东郊新秋的景色和作者的心情。作者在高斋上品味着凉爽的秋风,心情愉悦地在秋郊游览。他跋涉过广阔的山岭,远离凡尘的波澜,清晨的云彩在稀疏的树木间回响。太阳西沉时,农田的作物正在丰收,他努力耕作,用锄头整理荒蹊。孤村中夜晚升起了炊烟,新长出的苔藓覆盖着鸣叫的小牛。最后,归家后除了山中的月光,他没有任何多余的物质,只有乱七八糟的书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东郊新秋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心境。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日常生活场景,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朴素生活的追求。

诗中通过使用具体的景物描写,如高斋、秋郊、旷岭、清云、疏木、会田、荒蹊、孤村、夕烟、新苔、鸣犊、山月等,将读者带入了明代东郊的秋天。这些描写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出作者感受到的景色和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秋天的清新和宁静。

此外,诗中还融入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诗人在凉爽的高斋中放松身心,欣赏着秋天的美景,心情愉悦。他努力地工作在田间地头,欣赏着孤村的夜景,感受着自然界的变化。最后,诗人回到家中,发现除了山中的月亮,他没有任何多余的物质,表达了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物质欲望的抛弃。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和日常生活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使读者感受到了秋天的美丽和作者内心的宁静。这首诗词展示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体验,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

诗词推荐

东山渺渺白云低,丹凤何时下紫泥。翘首夕阳连旧眺,谩看黄菊满新谷。鹤闲庭砌人稀迹,苔护松荫山径迷。野老更疑天路近,苍生犹自望云霓。

城中三亩宅。

落落欲往,矫矫不群。缑山之鹤,华顶之云。高人画中,令色絪缊。御风蓬叶,泛彼无垠。如不可执,如将有闻。识者已领,期之愈分。

竹篱茆舍酒旗斜,一个胡芦败两家。酒后不知天与地,皈来满地是桃花。

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因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时。(

望岁民心切,为霖帝力均。崇朝变炎暑,举目尽清新。坎坎连村鼓,熙熙万室春。北窗凉枕簟,安稳到闲人。

郁郁苍髯千岁姿,肯来杯酒作儿嬉。流芳不待龟巢叶,(唐人以荷叶为酒杯,谓之碧筒酒。)扫白聊烦鹤踏枝。醉里便成欹雪舞,醒时与作啸风辞。马军走送非无意,玉帐人闲合有诗。

峨峨绣扆,旋佩以登。如彼杲日,凌天而升。玉色下照,库库绳绳。猗欤大孝,四海其承。

日长天气,深深庭院,又是春愁滋味。池边昨夜雨兼风,战红杏、余香乱坠。阴阴亭榭,暖烟轻柳,万缕黄金窣地。一双新燕却重来,但暗把、罗巾掩泪。

清晨叩齿诵黄庭,绛阙珠宫会众灵。斋罢药炉深炷火,戏攀庭树作熊经。

秋涛常记犯灵胥,季子双髦尚髧如。薄饭不为明日计,短檠相对十年余。嗟予久合堕鬼录,怜汝犹能读父书。西望牛头渺天际,永怀吾祖起家初。

脆胜芎苗软胜脂,雅宜碧碗贮流离。渠渠地主恩何在,骨裹黄金祗自知。

蚤岁笃盟姻,交情晚更亲。耆英亡老友,吟社欠同人。气貌温温玉,襟怀盎盎春。北山期共隐,临窆重伤神。

江城炎燥无风,忽有甘泉药病翁。篇酌一家俱满腹,劳人堪傲赞皇公。

解榻方欣待◇英,挂帆千里忽南征。锦衣白日还家乐,鹤发高堂献寿荣。残雪楚天寒料峭,春风淮水浪峥嵘。知君归意先飞鸟,莫惜停舟酒屡倾。

琉璃百顷水仙家,风静湖平响钓车。寂历疏松欹晚照,伶俜寒蝶抱秋花。困眠不觉依蒲褐,归路相将踏桂华。更著纶巾披鹤氅,他年应作画图夸。

畴昔云天一覩披,十年徒有梦追随。担簦已负异时志,仰斗今余后学师。夜壑舟亡人孰秘,少微名在世空悲。嗟嗟莫致徐刍奠,掩袂伤心陨泪洟。

终岁辛勤农在野,边头亦闻军茇舍。指挥郡县催挽输,兼作苇蒲收{上厭下木}柘。诸将但思弧矢利,教我力耕谁暇议。兵多食少将奈何,请君往问司徒锐。秦人凿渠开陌阡,从临关东常晏然。当时列国岂知此,楚王内府藏三钱。何须飞来黄鹄语,吾已得于褐之父。红花堰废今百年,不复秋成

偶有功名正俗才,灵禽何事降瑶台。天仙黼黻毛应是,宫后屏帏尾忽开。曾处嶂中真雾隐,每过庭下似春来。佳人为我和衫拍,遣作傞傞送一杯。

楼面自东如择对,景随楼面若相会。眼前献状有龙头,脚底乘机可鹏背。从跻百里东风中,起望长安马首东。府寺有人能北事,乾坤无处不东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