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南北朝萧纲的《京洛篇》
拼音和注音
nán yóu yǎn shī xiàn , xié shàng bà líng dō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灞陵:1.古地名。汉文帝刘恒陵寝。2.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下辖乡。
偃师:1.传说周穆王时的巧匠,所制木偶,能歌善舞,恍如活人。2.称弄木偶的艺人为偃师。
萧纲
萧纲(503―551),梁代文学家。即南朝梁简文帝。字世缵。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梁武帝第三子。由于长兄萧统早死,他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饿死,萧纲即位,大宝二年(551年)为侯景所害。
原诗
南游偃师县,斜上灞陵东。
回瞻龙首堞,遥望德阳宫。
重门远照耀,天阁复穹窿。
城榜疑复道,树里识松风。
黄河入洛水,丹泉绕射熊。
夜轮悬素魄,朝光荡碧空。
秋霜晓驱雁,春雨暮成虹。
曲阳造甲第,高安还禁中。
刘苍归作相,窦宪出临戎。
此时车马合,兹晨冠盖通。
谁知两京盛,欢宴遂无穷。